福建漳州漳浦縣佛曇鎮岸頭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50623102 | 身份證前6位:350623 |
長途區號:0596 | 郵政編碼:363000 |
隸屬政區:佛曇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閩E | |
岸頭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岸頭村位于佛曇鎮中部,以臨江濱海的岸邊設碼頭而得名。村境瀕鴻儒江,東北隔海與先鋒村相望,西鄰人坪村,南與園東,東南與石埕村毗鄰,北隔鴻儒江,與港頭村、下坑村交界。村境位于東經117°53.5’至117°54.6’,北緯24°11’至24°11.5’之間。
一、 政區沿革及姓氏分布
岸頭村明清時代為岸曲社,民國時期屬于佛曇鎮岸頭保。解放初屬漳浦縣第五區(佛曇區)。解放初曾一度與港頭村合為港岸村。1958年9月成立岸頭生產大隊,隸屬佛曇人民公社佛曇管理區。1984年9月改鎮建制,設立行政村。轄有岸頭、康厝二個自然村,8個村民小組,村境面積2.4平方千米,全村總戶數628戶,人口數2161人。
2009年在岸頭社建450平方米的村委辦公大樓。
岸頭村為楊姓聚居地。戶主以佛曇楊氏長房后裔為主。
二、 經濟情況及基礎設施
全村有耕地747畝,其中水田386畝,農地361畝。有蝦池400畝。海塘有東埭,蓄水面積230畝,始建于清末。淡水塘有“大祖塘”,蓄水面積10畝。有魚鱗石村辦農場一處。
岸頭村經濟總收入3252萬元,全村人均收入8708元,村民主要經濟收入“水產養殖、經商、務農、服務業、運輸業、建筑業、飲食業。較大民辦企業有:楊炳明鋸木家具城,楊永麟辦的造船廠,水門冷凍廠等。還有新都大酒店、永安山莊酒店等。2010年建下埔開發區,占地面積15000平方米。1994年建“外埭岸頭新村開發區”,占地面積5000平方米。境域內有“佛曇糧站”、佛曇米廠等。
主要村道均系水泥道。“海濱鴻南新村大路”,長900米,建于2008年;“海濱愛民路”,長500米,自佛曇邊防所碼頭至漳東線過境交叉口,建于2006年;“鴻南路”,長400米,建于1994年。1992年村建“岸頭停車場”,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客貨車來往于漳州,龍海,廈門等地。
主要學校:“佛曇中心小學”,址在康厝,前身是1926年創辦的“良山書院”。“忠心幼兒園”系民辦幼兒園。村境內有佛曇鎮農民體育活動中心,建于2009年,內有燈光籃、排球場、老年門球場和健身器械活動場所等。有一村辦醫療衛生所。村老年活動忠心設在祖祠“萬壽堂”。
三、 名勝古跡及廟宇宮觀
“秋卿萬石牌坊”,址在岸頭村鴻南路,系廣東按察司按察使楊守仁為炳耀“父子進士”的榮貴,于嘉靖四十四年所建。石坊為榫卯結構,四柱三門三樓式,現保存完好。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岸頭村境域內還有“佛曇楊氏祖廟”建于清康熙庚午年(1690年),系縣級文保單位。
“真耶穌教會教堂”,建于1979年。帶有尖塔狀四層建筑。岸頭村羅仔山“魚鱗石玄武巖柱狀群遺址。”
“鐘鼓分明”,佛曇八景之一,址在岸頭康厝。
岸頭“鎮東宮”祀“五王爺”和“廣平大帝”,2001年重建。
“水蓮宮”,祀廣濟祖師、王祖、二師祖等,址在康厝社,建于明嘉靖年間,1992年重修。
四、 古今人物
1.古代人物
康濟時,明萬歷元年舉人,湖州府同知。
康采蘋,明萬歷四十年舉人,任知縣。
2.民國人物
楊展云,-廈門偵緝大隊副大隊長。
楊清縟,-福建省政府民政廳戶政股長,-廈門市政府戶政科長。
3華僑、香港人物
楊小龍,香港漳浦同鄉會副會長,香港八閩楊氏聯誼會副會長。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