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9-9-16
簡介 | |
龍口村 | 龍口村 古木參天,根深本壯;浩瀚韓江,源遠流長;宇宙生靈,萬物景象;慎宗追遠,孝義之常。溯我龍口,世系相傳,自明朝正德年間,距今約500年,劉氏先祖華……[詳細] |
下水頭村 | 下水頭村 下水頭村蔡氏原從浙江遷福建莆田,再遷澄海漁洲。先輩蔡蘭軒于明隆慶年間(隆慶元年為公元1567年)從漁洲來此創村。村有李厝李姓,其先輩在此定居……[詳細] |
柚杭村 | 柚杭村 柚杭村是由肖厝和鐘厝二個自然村組成,俗稱“溪底肖”,因地處韓江西溪濱低洼洲園上,常年遭洪水浸漬的水鄉澤國而得名。后因大部份田園種植柚子成為村民……[詳細] |
柚園村 | 柚園村 村落由來 柚園村村民姓鄭,先輩鄭松徑于明萬歷年間(萬歷元年為公元1573年)從福建省莆田縣涵頭石榴花下村遷來創村,因周圍種植柚樹,故名柚園村……[詳細] |
元巷村 | 元巷村 元巷村地處江東綠洲之北部,屬潮安縣江東鎮,南距鎮政府五公里。清光緒年間稱銀巷、顏巷,潮州方言銀、顏、元諧音,故后演化為元巷。該村北接柚園村,南……[詳細] |
亭頭村 | 亭頭村 亭頭村昔時稱“亭兜村”,創村時因地貌似兜形,加上村首有一亭,故取名“亭兜村”,但“兜”與“頭”諧音,而叫為“亭頭村”。全村姓林,林氏原從江蘇下……[詳細] |
村頭村 | 村頭村 村頭村,原名僊邨鄉,創村時間較長。全村有陳、林、楊、黃、柳、趙六姓,陳是主姓,有史可查,其他姓氏來此,資料殘缺。 陳氏是宋南康郡王陳洪進后裔……[詳細] |
東光村 | 東光村 東洲村(溪頭洲村)概況 東洲包括東洲、溪頭洲2個自然村,昔年與仙坪田合稱“三洲”。 東洲村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創鄉,位于江東洲渚中……[詳細] |
仙坪田村 | 仙坪田村 仙坪田村創于明嘉靖年間(1522-1566),至今450余年,延裔17代。大姓為洪,占九成多,還有邱、張兩姓。最早來此創業者為黃氏,繼有魏氏……[詳細] |
洋光村 | 洋光村 洋光村民姓林,李、劉、張、鄭、蔡等六姓。最早創村是林氏先輩林玉明三兄弟,約于公元1534年(即明嘉靖13年)自福建莆田攜眷到此定居。以后李氏先……[詳細] |
洲東村 | 洲東村 洲東村因地處韓江東溪西岸沖積沙灘之昔時仁里廟洲的東面,故名。村民姓蔡,是宋代名宦蔡襄(天圣年間進士,官至端明殿大學士)的后裔。最先創村是明末魏……[詳細] |
三吳村 | 三吳村 三吳包括后吳、簟厝、礱臂崛三個自然村,村民皆吳姓,故稱三吳。昔日,這里有后湖吳、安邊林、風圍后黃、月宮池吳、湖乾張、新湖吳和后謝7個自然村,統……[詳細] |
獨樹村 | 獨樹村 獨樹村創于宋慶元年間(1195—1200),至今八百余載,傳裔引世,皆黃姓。肇基祖 公,字東萌,號煥青,宋 經尚書、朱門理學名儒淵公之子。幼自……[詳細] |
上水頭村 | 上水頭村 上水頭與下水頭二個自然村過去同屬水頭自然村。 村因地處江東最北端,當韓江東西二溪之沖,曾叫江頭。清末又將村名易為水頭。以后又把居于上游的稱……[詳細] |
中莊村 | 中莊村 中莊村位于江東中部,東鄰紅砂、圓山,西靠韓江西溪,南與下莊相接,北與上莊比鄰,中橫公路從上,中莊村界貫穿而過。自20世紀80年代至今,中莊界內……[詳細] |
下湖村 | 下湖村 一、概述 下湖村古時稱東湖,距潮安縣城庵埠約10、5公里,離江東鎮政府駐地6公里。解放前屬南桂都(今東鳳鎮)管轄,(1939年)民國28年劃……[詳細] |
圓山村 | 圓山村 圓山村包括謝厝、余厝、賴厝和吳楊4個自然村。因域內有一小山叫圓山,故4個自然村統稱圓山,也稱四圓,清代曾稱為員山。歷史上這里又有十八鄉之稱,十……[詳細] |
井美村 | 井美村 井美村位于江東鎮中部東側,距潮安縣城庵埠北約13.9公里。江東鎮政府駐地東2.2公里,傍于韓江東溪急水西岸邊。 自明永樂年間(1403-14……[詳細] |
下莊村 | 下莊村 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蒙古入侵中原,京師臨安陷落,為避兵,文天祥、張世杰、陸秀夫等文武大臣保少帝端宗、楊太后和太子趙燹等南下避難,駐蹕靡……[詳細] |
紅砂村 | 紅砂村 一、創村時間始祖姓名姓氏溯源村名含義 紅砂村始創于南宋末年元朝初年的1270年前后。由洪氏三十五世祖天錫公帶其子明象公由福建泉州府晉江縣大御……[詳細] |
仙洲村 | 仙洲村 (一) 仙洲村昔時有仙洲和柯厝巷兩個自然村,仙洲黃姓,柯厝巷柯姓。后來兩村逐漸合成一體。新中國成立后,政治、經濟、文化已密不可分,黃、柯兩姓……[詳細] |
渡頭村 | 渡頭村 一、概況 渡頭村是江江鎮的一個村落,位于江東島的西南端,西胯韓江,北連仙洲付,南靠樟厝洲,東鄰謝渡村。人口753人,(居住在外約有200多人……[詳細] |
樟厝洲村 | 樟厝洲村 樟厝洲原名禮樂鄉。南臨韓江,隔江與東鳳相望。東領謝渡,西接渡頭,北連塔社。耕地面積約600畝,人口2601人(不包塔社)、地勢高,為沙質土。……[詳細] |
蓬洞村 | 蓬洞村 蓬洞村系東津開基祖表公(宋大理寺評事)桃坑劉氏昉公(龍圖公129世祖)世裔樸叟公、大興公于明朝永樂四年(公元一四0六年)從海陽縣(今潮安縣)的……[詳細] |
東前溪村 | 東前溪村 東前溪村在江東鎮南部,距政府所在地約3.4公里,東鄰蓬洞村,西依西前溪村。南與余厝洲村相接,北與橫坑村毗鄰,澄江公路從村北而過,交通十分便利……[詳細] |
西前溪村 | 西前溪村 一、概況 西前溪村因韓江東溪 自東向西橫流而過,故稱西前溪。村的外 圍竹林叢生,四面環溝,出入村里的人均要通過獨木橋 (稱老鼠橋),加上……[詳細] |
謝渡村 | 謝渡村 一、創村始祖 元朝末期(約公元1353年),謝渡村先祖佛號公,原籍福建莆田鳥衣巷。因遭兵禍,為求生存,身背家祖三代神牌,并帶妻子,翻山越嶺,……[詳細] |
佘厝洲村 | 佘厝洲村 余厝洲,昔稱“鄺翁洲”。位于潮安縣江東鎮東南側,南臨韓江。東南、東北、西北,分別與上湖、下湖、蓬洞、東前溪、西前溪毗鄰。居東經116度分秒,……[詳細] |
上莊村 | 上莊村 宋朝景炎年間(1276-1278),政局紊亂,帝王缺主見,偏信讒言,親小人,遠賢臣。對外妥協乞合,外患日益猖獗,造成養0引狼入室之勢。宋朝政局……[詳細]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江東鎮位于潮安縣東南端,處于韓江下游,四面環水,俗稱“溪中”。江東鎮北接潮州市區,南通澄海市,是潮州市、澄海市、汕頭經濟特區的交通樞紐。鎮域面積38.4平方公里,耕地2.24萬畝,有人口6.98萬人,共有48個自然村,轄29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全鎮旅居海外的華僑和港澳臺同胞近3萬人。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