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潮州市潮安區江東鎮洋光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445103114 | 身份證前6位:445103 |
長途區號:0768 | 郵政編碼:521000 |
隸屬政區:江東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粵U | |
洋光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洋光村
洋光村民姓林,李、劉、張、鄭、蔡等六姓。最早創村是林氏先輩林玉明三兄弟,約于公元1534年(即明嘉靖13年)自福建莆田攜眷到此定居。以后李氏先輩系從江西南昌移居仙坪田村北端,因洲外洪水為患而遷徒來村定居。張姓先輩原住村東面,為避盜患,也靠攏而居;劉姓先輩是由磷溪溪口搬遷來此,鄭氏先輩是從鯉魚臍移居到此,蔡氏先輩是解放前后自潮州市徙此定居。故現在成為一個多姓氏之村落。然為生存繁衍,事業共謀發展,全體村民,不分姓氏、同舟共濟、親密無間,一直衍生至今。
以前村名叫洋潑沼,鑒于本村地理位置系海洋積聚而成,舊時屬海陽縣轄屬,況村四周多池塘、湖泊,林姓先輩取地靈人杰、興旺之意,定此村名(舊俗因諧音而被叫為“洋打鳥”)。1958年改為洋光。
洋光村瀕韓江東堤、北連洲東村,西與獨樹村接壤,南和三吳村交界。是潮安縣江東鎮轄屬,距鎮政府3公里。村域約一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約占八分之一,耕地面積約五百五十畝,大多屬沙土、半沙土。以前耕地高低不平、水患頻繁、導致田園村莊經常被水淹。
創村至解放時,全村只有一百多戶,人口不足五百,發展至2005年、全村共309戶,人口1394人,其中男703人,女691人,今各姓氏人口狀況如下:
姓氏戶數人口數男性女性
林150674338336
李107466232234
劉301407466
鄭11623329
張9482424
蔡2422
洋光村從創村以來,都是以農為主。向來種植甘蔗、黃麻、花生等經濟作物,并發展腌制業,同時又注-產養殖。解放前,李厝湖出產之鳙魚、鱗魚,在府城頗受青睞,村民因以農為生,故視土地為寶。上世紀六十年代,在總形勢下,全村進行大規模平整土地熱潮,對原高低不平之耕地進行搬高填低,對道路裁彎取直,興修水利,建設排灌渠系,確保旱澇保收。在以糧為綱年代,一改過去種植習慣,全面改種水稻。然而,當時干群一心,實行精耕細作,推廣和試驗優良品種,成為江東糧食高產單位。
一九八三年,村黨支部為改變村容村貌,再次對原來彎曲,狹小村道進行取直,拓寬。二OO三年為改變不良飲水問題,讓村民飲上干凈、衛生自來水,村黨政領導設法籌資,進行水改,全村共安裝上自來水表二百七十個。從此,村民不再為飲水發愁。
由于人多地少,單靠耕作土地收入,畢竟不能適應社會發展趨勢。從六十年代起,全村便興起抽紗工藝產業,廣大女工發揮出心靈手巧的特長,繡出不少潮汕抽紗名牌產品。如“雙鳳朝牡丹”、“頭絲巾”以及大批“玻璃繡品”,為適應這一新興產業的發展,一九六三年村建起抽紗工場,使產值不斷增大,為農戶和集體增加收入。改革開放后,工副業更加迅速發展,村民的收入逐年提高,生活趨向小康水平。
昔時村落由于地域、人口限制,文化、教育較為落后,直至清光緒年間才辦起私塾。民國時期為“振德小學”,學生也只有二、三十名,每年從外地聘請一名老師前來任教。幾戶較有經濟能力的農戶,為讓孩子能讀至高小畢業,只好寄讀于外村完小,如磷溪田心、本鎮井美、上莊等中心學校,解放后,經過整頓地財,與洲東村合并辦小學,洋光設分教處。由于人口不斷增加,生源也越來越多,一九六五年村單獨辦起完全小學,七十年代又辦至初中。由于原來校舍破舊,教室多屬危房,為改變這一狀況,更好地適應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村黨政領導于一九九八年便設法多方集資、籌資,在各級領導的關心、家鄉賢達的支持幫肋下,建起教學樓,改善了辦學條件,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供保障。目前在校小學生達二百左右人,配教師九名,教學質量逐年提高,民眾反映甚好。據不完全統計,至現在全村大學畢業生已達四十人,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湧現出一批人才,現有教授一名;處級以上干部六名;軍隊團級以上軍官二名;工程師一名,還有一批中級技術人才,正在不同崗位上,貢獻自已的聰明才智。
村民向來喜歡潮州音樂、潮州戲。解放前便辦起二個鑼鼓隊,五十年代還創辦《農樂劇團》,曾到外地演出,弦樂組也長期活動,代代有傳。村衛生工作向來重視。以前合作醫療站配備中、西醫師,健全合作醫療制度;現在全村參加新型合作醫療保險已達六百九十人,較好解決村民后顧之憂。
當前,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全體村民同心同德,繼續發揚先輩艱苦創業的精神,促進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進一步把村落建設成一個和諧、富裕的新型農村。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