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汕頭市澄海區蓮下鎮槐南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440515102 | 身份證前6位:440515 |
長途區號:0754 | 郵政編碼:515000 |
隸屬政區:蓮下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粵D | |
槐南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槐 南
北宋末年(約1125年),福建莆田王姓遷居到此創村,因聚居地以王為主姓,故稱下王。1938年,下王、墳埕和洲頭合稱德鄰鄉,意即“以德為鄰”。1950年,下王、墳埕和神州合稱德鄰鄉。1952年,神州自德鄰鄉拆出。1953年,德鄰和神州合稱德鄰鄉。1956年,建陽、德鄰合稱德鄰鄉。1958年,德鄰稱104團。1959年稱德鄰生產大隊。1963年,神州從德鄰拆出。1993年7月,德鄰管理區分拆為立德和槐南2個管理區。因王姓以“植槐”自居,且地處蓮陽南邊,又取王姓始祖王開南之“南”字,取名槐南。
槐南地處蓮下鎮中部,蓮陽河北側,區域面積0.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580畝。國道324線穿境而過,交通便利。截至2009年底,全村共有1167戶5230人。現有王、黃、劉、沈等10姓,王是主姓。
1949年前,村民居多務農,并從事一些手工業。1918年至1938年,該村的金紙業相當興盛,一度有12家金紙業鋪。1938年開始有冬菜腌制。1940年,村里有3家油坊。1946年,村民建“蓮南火柴廠”。1955年開始建抽紗工場。1979年至1981年,村里的抽紗業相當興盛,當時有從業女工800多人,年收入超26萬元。
村內有大浦尾、老國道西片2個工業區,開辦時間分別是1994年和1997年。村內企業主要從事南金印刷、塑料玩具、工藝和腌制等行業。比較有名的企業有金奇集團、光華彩印廠、德鄰南金廠和松煬玩具公司,金奇集團是蓮下鎮的第二大企業集團。1995年投資1500萬元建成的蓮南商貿城,占地30畝,擁有鋪間408間,是澄海的十大專業市場之一。1998年建成的好世界美食城和同益美食城,是當地的主要酒家。
1901年始有私塾。民國時創辦倫敘學校。1987年僑胞王綿奎帶頭捐資建成倫敘小學新校舍,學校占地10.6畝,建筑面積1271平方米。清代到民國時期鄉人創辦的國藥店共9家,其中包括達生堂(創辦于1840年)和安春堂。
古建筑有王氏會館廣德堂、下王大宗祠敦倫堂、次東祖祠等,另有宋代衣冠墓一口。
比較出名的人物有清嘉慶年間武進士王飛鵬,海洋潮汐專家王志豪,香港中文大學歷史學博士王霍靜,廣東省地質局總工程師王紹沖,北京航空學院副教授王振根,香港工業專業評審局院士王道元等。
全國與槐南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