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三明永安市槐南鎮槐南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50481201 | 身份證前6位:350481 |
長途區號:0598 | 郵政編碼:365000 |
隸屬政區:槐南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閩G | |
槐南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槐南村位于永安市東部,距市區75公里,為槐南鎮所在地,距省道306線8公里,距國家級保護文物-安貞堡5公里,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村落四面環山,風景宜人,平均海拔360米,面積28032畝,文江溪流經全境長2000米,村民臨溪而居。全村主要以羅、黃姓組成,另有黎、何、葉、陳、劉、郭、周等姓氏。現有人口4016人,837戶,有15個村民小組。
【歷史人文】槐南村舊時屬延平府沙縣四十三都,稱"槐南堡"。因槐樹多而得名稱"槐林"。有傳承了千年的古戲——做場戲。槐南村的 “做場戲”起源于宋代,繁榮于元代,說白、唱曲、武術、雜技等多樣形式融于其間,傳承著南宋戲曲遺風。省藝術研究院專家于2010年進行福建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課題調研時,將村的 “做場戲”認定為 “宋代雜劇”的遺存形態。其遺存形態有著深厚的民間傳統文化基礎,和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關,具有很高的藝術和研究價值。是由黃氏宗族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古老劇種,也是全國目前僅存的最古老的劇種之一,旨在祈福消災保平安。同時傳承著"舞獅""迎鼓城""迎鐵枝"等民俗活動。
【民生建設】槐南村于60年代通電,現電器化普及率達100%,90年代實現村民引用自來水,1996年實現戶戶通電話和完成村內主干道水泥硬化。2010年以來,在槐南鎮創建省級生態鄉鎮工作的基礎上,村兩委積極按照“三清六改”要求和“交通道路硬化、村居綠化美化、住宅樓房化、飲用水無害化、生活能源化、種植高效化”的標準,著力實施了“生態文明工程”建設,改善生活環境,發展生態農業生產。目前,村主干道和戶間道水泥路全面硬化,村主干道安裝路燈186盞。全村共建沼氣池68口,安裝太陽能熱水器100臺,實現“上有太陽能,下有沼氣池”。
【物產經濟】槐南村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素有“金山銀水”之稱。現有耕地2280畝、林業用地21433畝、木材蓄積量8萬立方米。已探明的礦產有:石灰石、無煙煤、褐鐵礦、鐵錳礦、鉛鋅礦等。投資15億元的省重點項目"永安金牛水泥"已落戶槐南村,建成后將為槐南村帶來極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2013年實現農業總產值2613萬元,實現村財收入136.6萬元,實現農民人均年純收入12163元,村民收入主要來源:煤炭采掘、禽業養殖及企業務工、個體運輸等。
全國與槐南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