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黔東南州錦屏縣啟蒙鎮八受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522628103 | 身份證前6位:522628 |
長途區號:0855 | 郵政編碼:556700 |
隸屬政區:啟蒙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貴H | |
八受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八受村位于啟蒙鎮西面,距鎮政府駐地10公里。東臨留洞村,南與黎平縣平底鄉烏勒接壤,西接固本鄉瑤里村,北靠苗埂村。八受村境內地形復雜,烏下江東南而來,在此納接了2條溪水、繞了一個大灣后蕩蕩往西北流去。八受,侗語稱之“bax?xiup”,意為居住溪沖口,與高受(侗語“高蓄”)相對應。跨居烏下江兩岸,四周青山環列。清代為龍里長官司屬地,民國時期除上寨、灣塘、平寨屬固本鄉外,其余自然寨屬啟蒙鄉,為第四保,置歸更(猛餒于1945年8月4日由固本鄉析出,劃歸啟蒙鄉),高凸屬啟蒙鄉第五保(置-)。1951年上寨、灣塘、平寨屬固本鄉,其余自然寨屬啟蒙鄉,為第四村(駐歸更),高凸屬第五村(駐-)。1953年民政建政時上寨、灣塘、平寨屬民主鄉,其他自然寨屬勝利鄉,高凸屬-村。1956年5月上寨、灣溏、平寨由民主鄉劃入勝利鄉,高凸由-村析出劃入。1957年八受村析出劃歸固本片區,1958年1月由固本片區析出劃入勝利鄉。1958年9月屬勝利公社,1961年11月屬啟蒙公社,1963年1月屬勝利公社,1968年11月屬忠東公社(啟蒙公社),1970年4月屬勝利公社。1976年8月勝利公社駐地甴便晃遷至八受。1984年3月屬勝利鄉,1992年撤區并鄉建鎮,屬啟蒙鎮。
村轄上寨、灣塘、平寨、猛餒、歸更、高凸、高受、果兩、扣昂9個自然寨,12個村民小組,村民委駐八受。2005年末,全村有244戶,1117人,勞動力792人。侗、苗、漢三個民族雜居,侗族居多。村民有歐陽、廖、王、楊、吳、羅、李、龍、黃、顏、馬11姓,其中廖姓于明朝末年最早遷入,歐陽姓人口較多。
八受地處烏下江中游,上可通黎平,下可達河口和縣城等地。周邊森林資源豐富,清乾隆初期,八受是烏下江流域僅次于河口的木材集散地,商賈來往頻繁,其中有許多商人就是看中八受優越的經濟環境而在此長期定居。村民或上山造林,或下河放排,或從事木材買賣,多數人生活殷實。民國27年(1938)6月14日,平寨遭遇歷史上罕見的大水。是日深夜,人皆入睡,洪水迅猛而至,傾刻間,全寨30多戶,100多人,以及奉命清鄉駐扎八受的第五區義勇壯丁隊70多名官兵連同槍械被大水卷走。沿河被沖走木材更是不計其數。廖光本、吳國興二人被沖到天柱縣菜溪,遇彭姓的一好心人派人救上岸,在他家小住幾日,待身體恢復后才回家,姓彭的還送他倆每人8塊大洋作路費;當時只有九歲的吳傳植被水打到烏友屋腳的青魚塘,才慢慢游到岸邊上岸。至今人們仍盛傳戊寅年“水打八受”的故事。
村地江岸峭石嶙峋,灘急水湍,每當洪水季節,行人只能望江興嘆。曾多次架設木橋,然難經洪水沖擊。清代中期,村人熊東玉主持捐資修建1座石拱橋,解除行人涉河之難。民國中期為大水沖毀,是又改為渡。1973年啟蒙——固本公路經過,建成八受大橋,結束了八受涉江艱難的歷史。1977——1986年,八受——王家榜、八受——河口——劍河南加公路先后修通,八受是成為縣域西南部的交通樞紐。
全村2006年底土地總面積13050畝,其中農田410.7畝,有林地7966。5畝,森林覆蓋率57.09%。八受是三板溪電站庫區移民搬遷最多的村寨之一,平寨、灣塘、上寨3個自然寨全部被淹沒,有105戶,493人移民搬遷,其中外遷52戶254人,后靠在移民新村錦打明和附近的53戶239人。淹沒林地830.5畝、園地2.52畝,田425.91畝,旱地89.33畝。三板溪電站庫區蓄水后,八受將擁有除劍河以外的第二大湖面,有庫區湖中最大的碼頭,加之又有展架——黎平公路穿境而過,水陸交通兩便,是發展旅游業的理想之地。
民國時期村內辦有私塾,17年(1928)辦歸更私立小學,23年(1934)停辦。1957年始辦八受小學,校址歷經4遷,2005年因三板溪電站水庫淹沒最后遷至錦打明。現為片區中心完全小學,在校學生208人,有教師12人。1950年代以來,全村計有32人參加國家工作。楊廷英曾任新疆建設兵團某師副師長;吳礼全原任云南省德宏州梁河縣武裝部部長,上校軍銜,現任云南省德宏州建設局黨組副書記;楊明德曾任凱里市武裝部政委、0凱里市委常委,上校軍銜,2003年7月從部隊轉業,自主擇業;吳傳剛現任云南省昆明市市級機關干休所所長(副縣級)。
1934年12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長征從八瓢、地茶和黎平方向經過八受,沿烏下江下至瑤光。有5名掉隊傷病員(其中1名女兵)在此被反動分子殺害。
民國中期,村人歐陽玉廷嘯聚匪徒數百,以青山界為據點,打家劫舍,綁票關羊,無惡不作。民國26年(1937)9月歐陽玉廷率匪眾攻打第五區區公署(瑤光),27年(1938)3月1日率匪800余人一度攻占縣城,縣機關及城內富家被擄劫一空。27年(1938)3月國民革命軍第99師590團團副吳魁奉命率督兩個營的兵力進剿,令第五區常備隊隊長楊正芳率隊協助,直搗八受、邊沙、者蒙、宰格等匪據點,追越縣境至榕江,玉廷等匪首被追斃于榕江縣境內。
全國與八受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