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紅河州建水縣甸尾鄉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532524206 | 身份證前6位:532524 |
長途區號:0873 | 郵政編碼:654300 |
隸屬政區:建水縣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號碼:云G | 轄區面積:152.25km2 |
人口數量:約1.35萬人 | 人口密度:89人/km2 |
甸尾鄉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甸尾鄉位于云南省紅河市建水縣西北部,鄉政府駐地甸尾村,距離縣城28公里。.
鄉境東與南莊鎮接壤,南與西莊鎮相接,西與石屏縣毗鄰,北與李浩寨和曲江鎮相連。總面積152.2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4715.4畝,占總面積的5.7%,其中水田8475畝,旱地6240.4畝。全鄉轄甸尾、鐵所、馬黃田、躍進、高樓寨、黑箐6個村民委員會,下設62個村民小組。境內居住著漢族、彝族、哈尼族、傣族等9個世居民族。最高海拔2061米,最低海拔1535米,平均海拔1789米。地處半山區,地勢西北稍高,東南偏低,全鄉為丘陵、山區的地形地貌,屬南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5度,年平均降雨量890—1040毫米,無霜期296天左右。適宜多種農作物和林木的生長。森林覆蓋率達48.8%。主要經濟作物為烤煙、脫毒洋芋、小米辣、魚腥草等。-
-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657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141萬元,畜牧業收入281萬元,年內出欄肉豬4079頭,肉牛117頭,雞、鴨、鵝共15929只。漁業收入11萬元,林業收入18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199萬元,工資性收入3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654元,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4萬元。農民收入以小米辣、烤煙等為主。-
-
人口情況
2007年末,全鄉總人口13548人,其中,農業人口 13182人,占總人口的94.8 %。境內居住著漢、彝、哈尼、傣族等9個民族,少數民族5576人,占總人口的40.1 %。-
-
文化教育
截止2007年12月,全鄉轄6個村委會,41個自然村,共有人口14251人。有初級中學1所,完小7所,村小2所,一師一校校點2個。該鄉中學有10個教學班,在校學生449人。教職工40人,其中專職教師33人,職工3人。小學有45個教學班,適齡兒童在校生1288人,教職工110人,其中專任教師92人,職工8人,行政人員10人,代課教師4人。[4]
-
民族風俗
彝族煙盒舞的歷史
彝族煙盒舞,歷史悠久,套路繁多,千百年來在滇南地區廣泛流傳,單是建水、石屏兩縣流行的不同跳法、不同舞蹈就達一百八十余個。它不僅有眾多的集體的自娛性的圓圈舞套路,而且有大量的雙人舞、三人舞等表演性的舞套,有許多高難度的舞蹈動作,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
彝族人稱“煙盒舞”為“則比”,意即跳鼓。漢語俗稱“跳樂”或“跳弦”。煙盒舞的每個舞套都有其所表現的獨特的生活內容,且表現形式極為廣泛,在民族舞蹈中實為罕見.如反映生產生活類的舞套:“踩谷種”、“榨甘蔗”、“種黃瓜”、“摜谷子”、“麻老秧谷”、“打草”、“犁地”、“劃小船”、“打石頭”、“拿魚”、“放羊”、“扯水”、“搓繩子”、“打草鞋”、“夾火鉗”、“摔跤”、“梳頭”、“端簸箕”、“摳黃鱔”、“攆秧雞”等;表現習俗的舞套:“死人拉尸”、“立神主頭”、“哭墳”等;表現敬仰人性的舞套:“老人家”、“肅小依勒”、“阿瞇若得果西”等;表現戰爭的舞套:“老將拔刀”、“打開個舊廠”等;更有表現動物形象、習性的舞套:“斗蹄殼”、“鴛鴦戲水”、“鴛鴦斷水”、“鷺鷥拿魚”、“鷺鷥過埂”、“猴子搬包谷”、“公雞打架”、“癩-扳跤”、“螃蟹搬家”、“小蚌殼”、“老鷹曬翅”、“鴿子渡食”、“豺狗攆麂子”、“猛虎撲羊”、“蒼蠅搓腳”、“長蟲扭腰”等,可見彝族煙盒舞體系龐大,舞套繁多,內容豐富多彩,是全國,甚至是世界民族舞蹈中一種罕見的舞蹈。彝族煙盒舞作為一種藝術,歌舞結合,形式多樣,且具有一個獨特之處,就是可以不需要專門的樂器伴奏。煙盒舞的每個舞套都有一支專門的歌曲,參加舞蹈的人數不論多少,嘴里唱起歌子,合上歌曲的節拍,大家湊合到一起,圍成圓圈,拍著手掌就可以甩手出腳,翩翩起舞。歌詞反復延續,帶動舞蹈動作連續進行,一直跳到疲累為止。
煙盒舞的獨特之處
“煙盒舞”還有一個獨特之處,即以“煙盒”為樂器,自行伴奏,翩翩起舞。“煙盒”是抽煙的人用來裝煙絲的一種器物,平時用來裝毛煙絲,舞蹈時,抖去毛煙,將雌雄兩片(當地稱“扇”)分開來,左右手各扣上一片,用手指在意內彈動,發出清脆的“侉!侉!”的聲音,以代替傳統的伴奏樂器——鼓,自行為舞蹈伴奏。舞蹈者手持煙盒,邊彈奏邊舞蹈,所謂“煙盒舞”也因此而得名,這種以煙盒伴奏舞蹈的方式,可以說是煙盒舞所獨有的藝術特征了。
煙盒舞的舞姿、動作
彝族煙盒舞的舞姿、動律,與該民族的生產生活及其所固有的民族性格有直接關系。彝族人民具有純樸、誠實、忠厚、豪爽和樂觀向上的民族性格,反映在舞蹈藝術上,手和腳的動作比較多,節奏鮮明,動律感強,舞姿獨特,熱情奔放,處處顯露著山地農耕民族充滿生活氣息的古樸的藝術美和勞動者的形象美,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彝族煙盒舞的手位動作,主要表現了挑擔子、使用鋤頭、鐮刀、斧頭進行勞作和使用摜盆、棍進行谷物脫落、加工等動作,再經過提煉、加工、抽象變形而成,因此,不僅形象美,而且具有濃郁的民族生活氣息。手位,按部位分可分為低位、平位、高位、側位和后位。
彝族煙盒舞腳上的動作特多,此為彝族煙盒舞的又一大特征。基本步法有:合腳、過堂、小蹬步、崴崴步、跑跳步、斗腳步、庫水步、踩堂、蓋腿后墊步和右小腿蓋蹁步等十種舞步。全都是從彝族群眾生活動作生產勞動的動作中提煉出來,經過藝術加工而成的。
彝族煙盒舞動作變換眾多,舞姿別具一格,動律感強,節奏明快,手、腳、身形在舞蹈中都能發揮出獨到的作用,具有獨到的、較強的表現力。[5]
全國與甸尾鄉面積相同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
甸尾鄉區劃
532524206201 210 甸尾村
532524206202 220 鐵所村
532524206203 220 馬黃田村
532524206204 220 躍進村
532524206205 220 高樓寨村
532524206206 220 黑箐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