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9-9-16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在大姚境內中部,有一個因林境而秀麗、因山花而浪漫、因民族而火熱的彝家故土,那就是曇華。曇華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城43公里,東臨六苴,北上桂花,南走祥云,西北毗鄰三臺,東南經通新街。轄七個村民委員會,郡:曇華、赤石巖、小興廠、菜西拉、麻秸房、子米地、卡拉地、,共有56個村民小組。全鄉以盛產蔥木、脫毒洋芋、薄皮核桃、野壩子蜂蜜而聞名,四季山花不斷,其中以茶花、馬纓花、月季花最為嬌艷。綠樹成蔭、山水秀麗,民族文化底蘊豐厚,彝族風情濃郁,是發展民族文化旅游的風水寶地。境區森林覆蓋率高,冬暖夏涼,是休閑避暑的好去處。每年的茶花節,全國各地的游客云集曇華來觀賞美麗的山花,感受大自然的崇靜、參加民族歌舞。全鄉國土面積152.4平方公里,總人口為7000多人。曇華地處大百草嶺南麓,地勢中高,四周漸低。最高海拔3117米,在曇華鄉政府駐地后約600米的曇華山頂,最低海拔1149米,在曇華赤石巖的芹菜沖村。境內山地面積廣大,地勢起伏、群山連綿、立體氣候顯著。全鄉耕地面積小,僅有9000余畝,森林覆蓋率高,達97.6%。年平均溫度11.4℃,日照2847小時,是云南省日照最長的鄉之一。常年雨量充沛、平均降雨量可達1149毫米,四季多霧,空氣潮濕。全鄉主要河流共有六條,徑流量為 立方米。自然資源:曇華有豐富的特產蔥木、花椒、核桃和松子、板栗、香椿,珍貴的藥材黃山藥、木香、何首烏、半夏,有珍稀的樹種紅豆杉、羅漢松、白楊木、鐵杉、紅梨木、毛竹,同時還有豐富的農作物特產,如水果型紅葉蘿卜,全順88和紫花大西洋脫毒洋芋,無毒-,是全縣包谷和豆類的主產區,曇華還是養殖業的重要基地,為全縣乃至全省提供了無毒無病的生態野味和生態綠色食品。歷史文化:曇華是彝族人口聚集的鄉鎮,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彝族文化,團結進取的民族精神。早在八千多年前,居住在彝居的祖輩們為了觀察天象,記算時間,便發明了太陽十八月歷,在人類天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比被稱為人類文明標志的西方瑪雅文化早4500多年,被譽為人類文明的新源頭,現在曇華松子園仿古復建了十八月歷太陽碑。.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