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互聯網大會:跨境電商競爭的焦點將轉移到物流供應鏈的解決方案
11月20日,在世界互聯網大會“跨境電子商務和全球經濟一體化”分論壇上,阿里巴巴、亞馬遜等電商紛紛熱議全球化跨境電子商務的蓬勃前景。
目前,跨境電商正成為一片新崛起的藍海。2013年中國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3.1萬億元,預計到2016年將增至6.5萬億元,年均增幅接近30%。跨境電子商務市場空間巨大,但卻遭遇物流之痛,物流成本高、配送時間長、不支持退換貨等成為幾大痛點。
為了駛入“藍海”,各大巨頭紛紛布局跨境電商物流。業內認為跨境電商競爭的焦點將轉移到物流供應鏈的解決方案上,跨境電商物流“巨變”將至。阿里巴巴COO張勇在論壇上表示,菜鳥物流將利用數據的整合能力,幫助物流合作伙伴實現一個真正的智慧物流。
2014年11月11日,重慶跨境電商企業卓益網的員工在保稅港區的倉儲基地分揀消費者訂購的進口商品。
萬億級蛋糕面前,各大巨頭紛紛殺入跨境電商市場。今年7月,蘇寧低調成立跨境電商項目組,目前正在全球范圍內展開招商;10月份,亞馬遜中國突然宣布開通海外六大站點直郵中國服務,后又于“雙十一”當天,宣布全中文版亞馬遜海外購商店上線;阿里巴巴“雙十一”則首次將天貓國際、淘寶海外、速賣通等平臺納入其中。
不過,業內人士認為,物流仍是跨境電商快速發展的主要瓶頸。在物流方面,跨境電商存在幾大痛點,包括物流成本高、配送時間長、包裹無法全程追蹤、清關障礙、破損甚至丟包、不支持退換貨等。
目前,跨境電商物流主要有五種模式,最普遍的就是國際小包和國際快遞。據不完全統計,中國跨境電商出口業務70%的包裹都通過郵政系統投遞,其中中國郵政占據50%左右的份額。雖然郵政網絡基本覆蓋全球,但運輸時間長,丟包率高。
第二種是國際快遞,主要由UPS、Fedex、DHL、TNT四大巨頭包攬。國際快遞速度快、客戶體驗好,但價格昂貴。例如使用UPS從中國寄包裹送到美國,最快可在48小時內到達。
第三種為海外倉。賣家先將貨物存儲到海外倉庫,然后根據訂單情況進行貨物的分揀、包裝以及規模化遞送。雖然解決了小包時代成本高昂、配送周期漫長的問題,但也存在容易壓貨、運維成本高等問題。
第四種是跨境專線物流。一般是通過航空包艙方式將貨物運輸到國外,再通過合作公司進行目的地國國內的派送。這種方式通過規模效應降低成本,但在國內的攬收范圍相對有限,覆蓋地區有待擴大。
第五種是國內快遞的國際化服務。申通、順豐均在跨境物流方面早早布局。但由于并非專注跨境業務,覆蓋的海外市場也比較有限。
- 4-14·奧康供應鏈升級轉型打造溫州總部物流中心
- 4-8·供應鏈服務典型業務模式及發展方向
- 3-24·強生供應鏈落戶西安高新區 將成其亞洲創新樞紐
- 12-25·DHL供應鏈再投1.13億歐元加碼中國物流市場
- 11-21·世界互聯網大會:跨境電商競爭的焦點將轉移到物流供應鏈的解決方
- 11-3·物流與供應鏈輕IT基礎架構的需求
- 10-18·雙十一是考驗企業整體供應鏈的最佳時刻
- 10-16·三類供應鏈金融模式顯現 電商融合P2P將成趨勢
- 10-16·零售業供應鏈面臨關鍵的轉型期
- 10-8·供應鏈物流將成最具競爭領域 現代物流業快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