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正式推出無人配送開放平臺,自動駕駛技術落地外賣
7月25日,美團正式推出無人配送開放平臺,將自動駕駛技術商業落地外賣配送,并表示在今年實現無人配送試運營,2019年計劃片區規模化運營。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不久前,京東CEO劉強東在頭條號上宣布京東無人配送站研發成功,并稱這是全球第一個全無人配送+自提站點;餓了么在今年5月宣布送餐無人機將進入商業運營,同時其送餐機器人也即將面世;蘇寧物流則表示,到2020年實現末端配送的自動駕駛技術普及和無人配送車的規模化……無人配送場景落地的賽道正因為巨頭的頻繁的布局而顯得熱鬧非凡。
“無人配送的落地會帶來技術挑戰,但在這其中最難的挑戰是將技術與商業、用戶體驗有效結合,這也是我們推出無人配送開放平臺的原因。”美團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王慧文提到了其中布局的原因。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生活服務O2O部助理分析師陳禮騰則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服務型產業無人化是發展趨勢,通過高新技術的運用,使服務行業從勞動密集型轉向技術密集型成為未來方向。
外賣將實現“人車混送”
實際上,美團近來在末端配送領域可謂動作不斷。《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就在一周前,美團剛推出“閃購”業務,擴大即時配送品類,而這次美團則玩起了科技元素。
美團方面表示,美團發布的無人配送開放平臺,旨在構建一個完整產業生態圈,通過開放自身多重場景與能力,聯合各界合作伙伴共同打通無人配送在“產學研用”全生命周期鏈上的關鍵環節,用無人駕駛技術打造智能配送生態開放平臺,加速無人配送行業發展。
“無人配送落地還在早期,這個時期面對的不同問題解決起來都很復雜。美團的自研能力能夠解決一部分問題,但無法依靠單一一家去解決,效率比較低。”美團方面表示。
據美團透露,一名全職外賣騎手的每年人力成本支出在10萬元左右,繼續招募并維持一個數字龐大的騎手隊伍是一個不小的挑戰;由于無人配送車可以不間斷運行,預計3至5年內,就可以做到效率不低于人力。
不過,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外賣都將是人車混送的方式進行配送。美團無人配送部總經理夏華夏表示,無人配送車是對勞動力有效的補充,它可以持續工作,比如承擔更多夜間配送工作;而騎手更為靈活,可以處理一些較為復雜的場景。
巨頭搶食無人配送蛋糕
近年來,一股“無人之風”悄然刮起,無論是物流、電商還是即時配送平臺,都開始將注意力放在物流無人化環節的研發與商用落地中。
在美團推出無人配送平臺之前,京東、阿里等電商巨頭也一直在無人配送領域動作不斷。餓了么在今年5月宣布已獲準開辟中國第一批無人機即時配送航線,送餐無人機將正式投入商業運營;菜鳥網絡也在今年上半年表示,無人車量產商用在即,年內將全面進入末端進行配送。除此之外,以順豐為代表的快遞公司也加入布局。物流配送的無人化不僅從實驗室走向眾多運用場景,更逐漸向規模化進軍。
- 8-30· 美團優選「明日達超市」再升級,「下午達」將變「中午達」
- 1-13· 美團公開新專利:指紋解鎖共享單車
- 12-29· 美團將在快手上線小程序
- 10-14· 美團因壟斷被罰34.42億
- 10-11· 美團因壟斷被罰34.42億
- 8-16· 美團閃購:七夕“標配”鮮花訂單是去年同期3倍 美妝寵物成90后送禮新選項
- 8-16· 美團醫美“至美行動”發布7月治理數據,升級正品保障服務
- 4-26· 美團關聯公司申請 “美團無人機”商標,已開始進行空中配送測試
- 11-5· 美團公布2021黑珍珠入圍餐廳 27城783家餐廳提名候選
- 10-6· 美團門票單日入園人次超500萬,“預約旅游”成消費新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