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灣保稅港區全域正式封關運營
7月3日,青島前灣保稅港區舉行三期封關運營儀式,青島海關受海關總署委托正式宣布三期封關運營。此次封關面積為3.68平方公里,包括青島港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北港區冷鏈物流及倉儲區域、衡山路以西片區共三個區域,這標志著青島前灣保稅港區經過一系列空間整合優化,實現全域9.12平方公里封關運營。
三期驗收合格封關運營
青島前灣保稅港區一期和二期分別于2009年9月和2011年12月通過國家封關驗收。為更好地發揮功能政策優勢,青島前灣保稅港區創造性地對未封關區域與港口進行全面整合優化,將特殊區域功能政策覆蓋至世界最先進的集裝箱自動化碼頭,并置換出商務配套區網外運作,促進港城深度融合,為新模式、新業態落地提供承載空間。
與此同時,在青島海關的指導幫助下,保稅港區全力以赴推進三期建設,僅用7個月完成了近4平方公里范圍內的土地征用、臨時建筑拆除、山體挖運、基礎和監管設施建設等工作,順利通過了預驗收并獲海關總署三期驗收合格的批復,現已具備正式封關運營的條件。
打造一流國際中轉港
其中,納入封關范圍的青島港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在擁有全球領先的智能化技術基礎上,進一步疊加保稅港區功能政策優勢,使海關監管更加便捷,極大促進整個港口效率提升、航線集聚、增量崛起,助力其發展成為世界一流國際中轉港。
為達到封關后企業運營無縫銜接,青島前灣保稅港區積極爭取,成功在三期封關正式驗收之前獲國家稅務總局批復,賦予了企業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解決了企業發展的后顧之憂,實現了三期封關政策上的平穩過渡,也有利于企業降本增效,進一步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
四個突破打好基礎
昨天,青島前灣保稅港區工委副書記、管委副主任李蘇滿說,三期封關實現了四個方面的突破:第一個,實現了整個空間規模的突破。保稅港區臨港規劃控制面積由10.73平方公里擴大到11.97平方公里。第二個,通過這次的封關,實現了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特殊政策延伸覆蓋到新建成的世界上最先進的自動化碼頭,也為下一步自動化碼頭創建世界上一流的港口提供了政策的支持和保障。從這個角度上,也是區港一體化實現了又一新的突破。第三個,根據國家要求,原保稅區轉型為保稅港區不再保留的硬性要求,通過設置區域過渡期以及申請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等有效舉措,實現了化解歷史性遺留問題的新突破。第四個,借著這一次封關,保稅港區實質上是對整個區域進行了整體空間上的優化,設置了特殊區域的配套功能區,為下一步新的功能、新的業態、新的產業、新的模式的落地提供了空間的保障和載體。 “以上四個突破,實質上是為下一步能夠創建自由貿易港打下了一個很好的空間基礎。有了這個基礎,保稅港區在當前高質量的發展當中,在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當中,能夠往前走得更實更遠。 ”李蘇滿說。
積極探索申建自貿港
作為我國對外開放的先行區和試驗田,青島前灣保稅港區在爬山過坎的關鍵期,順利完成封關運行,有效整合保稅區、保稅港區、保稅物流園區和前灣港,為進一步促進區域轉型升級、實現新舊動能轉換創造條件,并打下堅實的空間基礎。
下一步,青島前灣保稅港區將緊抓上合組織青島峰會的難得機遇,以全域封關運營為契機,突出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放大創新示范效應,推動功能集成、政策創新,積極探索申建自由貿易港,以改革上敢領風氣之先推動發展走在前列,為建設活力青島、美麗青島、魅力青島作出積極貢獻,為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整合優化探索新路徑,為國際一流海洋港口建設和海洋強省建設增添新優勢。
- 1-20· 運營三年,首條民營控股高鐵跑出加速度
- 1-13· 運營三年,首條民營控股高鐵跑出加速度
- 1-6· 運營時速400公里 CR450動車組樣車發布
- 10-28· 從鐵路運營數據感受交通動脈的強勁脈動
- 9-12· 正式上線!遼寧個體工商戶有了自己的專屬服務平臺
- 12-29· 石家莊正式融入環首都一小時交通圈 石家莊至廊坊實現高鐵直通
- 12-29· 石家莊正式融入環首都1小時交通圈
- 12-29· 石家莊正式融入環首都一小時交通圈 石家莊至廊坊實現高鐵直通
- 11-3· 公交化運營促進區域協同發展
- 6-23· 高標運營的京廣高鐵,彰顯鐵路為民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