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實名 誰在喊難
成本上升、信息泄露、眾口難調……新規“走走停停”——
在廣東和新疆等地,不少販毒分子利用快遞渠道運輸毒品的案例層出不窮;江蘇宿遷一包裹內驚現10余條活鱷魚;徐州破獲一起快遞運輸槍支案……近期曝出的這些事件警示社會:快遞業正成為新型犯罪的快速通道。寄收快遞亂象,直接推動了各方對快遞實名制的關注。今年公安部相關負責人就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答記者問時明確提出,要“實現快遞、物流、網購等行業實名登記等安全監管制度”。
從我省來看,太原市率先8部門聯合發文,從2015年起,太原市物流業將實行實名收寄。寄、收每一份快遞,客戶都需要出示身份證,快遞員也將有望配上終端設備,把個人信息錄入手中的終端設備。那么,實施情況如何呢?記者日前進行了走訪調查,發現快遞實名制落實情況并不樂觀,快遞公司成本上升和快遞用戶對個人信息泄露的擔憂成為快遞業實名制實行進程中的障礙。
所謂快遞實名制,即客戶寄快件時需要出示身份證,快遞公司業務員不僅要開包檢查、核實寄遞物品,還要將這些信息登記輸入電腦。而信息系統是由公安部門安裝的特殊軟件。同時,收件人也必須出示身份證接收快遞。
郵政網點管的“嚴”快遞公司“做不到”
郵寄快遞時,快遞單上都會填有寄件人的姓名、地址、聯系方式以及所寄物品種類等基本信息。然而,許多快遞人員在收取快遞過程中經常會發現,快遞單上寄件人的姓名千奇百怪,花樣百出。
在太原市從事快遞派送職業的張剛告訴記者:“很多寄件人不愿意在快遞單上留下自己的真實姓名,通常都會隨便編一個名字。我在快遞單上看到的古怪名字太多了,類似“喬峰”“虛竹”都不算太怪的。而且我們在收包裹時,也不可能做到件件‘驗視’再封箱。一般寄件人說是什么,我們再自己估摸一下差不多就行了。問的多了,人家有可能就不從我這兒走了。”
相比之下,郵政網點的管理要嚴格很多,記者在迎澤大街上一家郵政網點看到,凡是要寄出的包裹,必須都要現場打開看,驗過之后,再現場封好。填寫包裹單時也要一絲不茍,按照欄目要求填寫。但一上午的時間,也就一兩個來寄東西的。工作人員介紹,多是老年人來這里寄東西,另外就是一些單位業務。
記者走訪太原市多家快遞網點發現,工作人員在收取寄件人的快遞時,只讓對方填寫快遞單即可,并沒有主動要求出示身份證。此前有媒體報道稱,申通、圓通、中通、韻達、匯通、順豐等幾家快遞公司太原總部表示,對于收寄快遞需出具身份證這一規定,工作人員還未接到相關通知。
快遞要不要實名制?市民意見也不同
不少受訪的居民表示從來不知道太原實行了這一規定,而且收寄快遞時,快遞員也沒有要求出示身份證等。“我前段時間剛給朋友寄了個快遞,快遞員只讓填寫了收件人和寄件人的名字、地址、電話,其他的填不填也無所謂。”小店區八一社區居民小劉說。贊成方:安全有保障
家住太原市小店區塢東社區的褚先生向記者反映,他接到了幾個來自上海的電話,對方自稱是某銀行信用卡中心工作人員,聲稱該銀行回饋老客戶,贈送他價值數百元的禮品,要求他提供詳細地址。“我確實是這個銀行的客戶,所以就將地址提供給了對方。”沒過多久,褚先生收到了對方寄給自己的快遞,并且當場支付了一百多元的費用。可當他打開一看,里面根本就沒有什么禮品,而且快遞單上寄件人的姓名和地址也全都是假的,根本找不到對方。所以,說起快遞實名制,褚先生是舉雙手贊成。反對方:個人隱私都沒了
當然對于實名制,反對聲也不在少數。在太原市五一路附近上班的錢佳佳就非常抵觸快遞實名。她認為,收寄物品是一件很隱私的事。因此她收寄快遞,都不寫真實的姓名,只寫“錢小姐”。“如果實名了,什么隱私都沒了。”
信息泄露成本增加?快遞實名艱難前行
許多受訪的市民在認同快遞實名制的同時,也表達了自己的擔憂。太原市塢西社區工作人員郭鈺濤表示:“現在泄露個人信息的例子比比皆是,實行快遞實名制可能會泄露我們的個人信息。”
除了導致泄露個人信息的風險加大之外,快遞實名制還會增加快遞企業的成本。太原市一韻達快遞網點工作人員介紹,實行快遞實名制的優勢明顯,但缺點也不能忽視。“實行快遞實名制勢必得為快遞員裝備個人信息錄入設備,即便達不到人手一臺的條件,但其需求量也很大,企業負擔過大。”該工作人員說。
郵政管理部門一位人士表示,贊成推行快遞“實名制”。“目前,在郵政法律法規中還沒有涉及到這一塊,如果要執行,法律法規首先要有相應的支撐。”這位人士表示,法律法規明確快遞實名制后,要制定對快遞企業有約束力的條例,并上升到處罰等層面,否則對快遞企業的約束力不大,條例也只能落在紙上,落不到實處。“要像現在到賓館住宿必須登記身份證、像買火車票必須用身份證購買一樣操作,形成整體的社會氛圍。”
對于市民普遍擔心的個人信息泄露問題,快遞業人士也提出,政府監管部門應當實行快遞員實名制,規范和引導快遞員職業標準,從而防止快遞員泄露個人信息。能夠借鑒的模本還是很多的,但真正落到實處,還需要各方面的積極配合。快遞員收錄的寄件人的姓名、身份證號、地址等信息將全部上傳到公安治安管理信息系統,公安機關對系統采集上傳的信息進行深入研判,發現可疑情況線索可以及時偵辦,有效預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
『他山之石』
國外快遞管理制度
對于剛剛起步的國內快遞物流行業,除了規范自身的行業準則,同時我們也可以借鑒國外發達國家的成熟管理方式和措施。
國際快遞:私人客戶重點檢查
在國際業務中,國際快遞企業一般并不是對每一個快件都開箱驗視,而是主要查驗現金客戶的快件,因為賬號客戶一般是法人單位,都是實名制客戶。而現金客戶多為私人消費者,是開箱驗視的重點。而在現金客戶中,又以沒有固定地址的“路邊件”和首次寄遞物品的客戶為重點查驗對象。
德國:“匿名物品”特殊照顧
業務量全球居首、網點覆蓋2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德國快遞企業DHL的標準是:現金客戶100%查驗;上門寄件100%查驗;私人物品100%查驗;第三方取件100%查驗;黑名單客戶(發過危險品)100%查驗。
德國快遞業發達,目前有700多家快遞公司。德國立法機構專門制定了“通用運輸條例”“快遞業管理條約”等行業管理法規。
在德國寄送快件,雖不強制實名驗證,但這些“匿名物品”很可能受到安全檢查方面的“特殊照顧”,如X光掃描、拆包查驗等,這也算是“變相”鼓勵寄件人提供實名驗證。
美國:特殊物體提交證明
美國郵寄國際快遞時,如果是特殊狀態的物品(如液體、粉末、顆粒等)必須提供無毒無害證明,明顯有毒的物品不能運送。所有物品必須通過海關的檢查才能運送。一旦發現快遞有異常,公司會有專門的團隊進行鑒定和后續跟蹤。
- 3-31· 驛站效率翻倍!良田快遞出庫儀實測:1秒1件、0漏掃、免云存儲
- 1-27· 快遞業迎來年貨寄遞高峰
- 11-18· 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1500億件
- 11-14· 快遞業務迎高峰 智能科技推動物流業“加速跑”
- 10-28· 快遞業務旺季啟動,單日業務量再創歷史新高
- 10-21· “快遞下鄉”十年 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率達98%
- 10-10· 快遞業務收入9個月超萬億元
- 7-29· 二季度快遞服務全程時限縮短至53小時
- 7-8· 快遞業新發展模式,開拓行業增長新空間
- 3-18· 青海快遞進村覆蓋率達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