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快遞行業間接帶動千萬人就業
5月30日,中國快遞協會在2018中國快遞行業(國際)發展大會上發布了《中國快遞業社會貢獻報告2017》(以下簡稱《報告》),包括服務經濟、服務社會、服務民生、服務生態和服務發展五部分。《報告》顯示,2017年快遞網點人口密度為1.6個/萬人,網點超22萬個,快遞服務重點城市72小時準時率為78.7%,且帶動就業超百萬人,間接帶動就業超千萬人。
《報告》由五部分組成,其中根據服務經濟板塊數據顯示,快遞業在GDP中占比為0.6%,在服務業中占比為1.16%,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占比為1.35%。體現在快遞服務社會方面,2017年快遞網點人口密度為1.6個/萬人,網點達22萬個,專用貨機增至96 架,快遞包裹占航空貨郵運輸量的 40%,干線車輛從7萬輛增至19萬輛,全國快遞專業類物流園區超過230個。全國快遞服務重點城市72小時準時率為78.7%,滿意度為75.7分,消費者申訴處理滿意率達到98.2%。
在民生方面,2017年快遞業吸納就業人口超百萬人,間接帶動就業人數超千萬人;快遞業推動了電子商務發展,助力“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此外,全國高校快遞規范服務覆蓋率達到95.6%,2697所高校實現快遞入校服務。農村收投包裹超過80億件,直接服務農產品外銷達1000億元以上;快遞企業打造服務現代農業“一地一品”項目905個,郵政、快遞企業成為助力農村精準扶貧的重要力量。
在生態建設方面,未來將逐步減少現有快遞包裝、填充物使用量,減少快遞過度包裝,增加快遞包裝廢棄物的回收和再生利用環節打通,變“棄礦”為“富礦”。實施“綠色快遞”行動計劃,實現到2020年可降解綠色包裝材料應用比例達到50%,新能源車輛使用率大幅提升。建立激勵導向和制度約束,推動全產業鏈共同參與,升級設施設備,優化運營組織,培育綠色用郵習慣,逐步形成低消耗、低排放、可循環的發展方式。推動共享平臺、末端、快遞盒等共享資源應用。
此外,《報告》還指出,未來快遞行業將加大研發投入,以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為引導,通過信息聯通、資源共享、智能應用等措施,實現快遞業從“勞動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轉變。
- 5-6· 中國鐵路北京局五一假期運輸首日發送旅客125.9萬人次
- 4-14· 91.4萬人次!沈陽鐵路部門創今年單日旅客發送新高
- 3-31· 驛站效率翻倍!良田快遞出庫儀實測:1秒1件、0漏掃、免云存儲
- 3-24· 中國鐵路,鋪就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軌道
- 2-28· 中國重汽HOWO新能源輕卡:電力“馬拉松”,想贏就能盈!
- 2-26· 中國重汽輕型汽車即將首秀北京國際房車展,實力新車搶鮮品鑒
- 2-20· 從殘值焦慮到高效流通:解析中國重汽二手車全價值鏈運營的創新之路
- 2-17· 2025旗開得勝!中國重汽1月銷量強勢開局,全年熱銷啟幕!
- 2-17· 1月份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呈現季節性回落
- 2-7· 中國重汽新春短劇暖心收官:與卡友雙向奔赴,共繪最美全家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