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打通瓶頸 快遞業才能持續奔跑
快遞業遇到的多是“成長中的煩惱”,就像其他新興行業一樣。讓快遞業做大做強,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助力,快遞業大有發展空間。充分尊重市場規律、合理監管,打通快遞業發展的瓶頸,補齊“短板”,快遞業才能良性發展,持久紅火下去。
據《新華每日電訊》7月19日報道,低價競爭、快遞車輛違規上路、快件安全存隱患……新華社記者調研發現,我國的快遞業在高速增長的同時,一系列焦點問題不容回避。據業內統計,快遞單價近年來不斷下降,2005年平均單價為27.7元,到2014年只有14.7元。在勞動力、油品等快遞成本要素上漲的情況下,這種低水平的擴張難以維持。有人因此發出疑問:中國快遞業還能火多久?
快遞業還能火多久?這個問題不僅業內人士關心,社會各界也在關注。作為一個發展時間不長的新經濟業態,快遞業經歷了“井噴式”的發展,快遞已然成為諸多領域必不可少的物流中介,“快遞哥”給大江南北各個角落的人們送去各色商品或信件等。
但是紅火景象的背后,也隱藏著一些令人擔憂的因素。比如,規模參差不齊,從幾個人的快遞公司到擁有飛機的大企業,應有盡有;從業人員良莠不齊,違規和侵害客戶利益的行為時有發生;行業大而不強,不少企業處于虧損狀態。這些問題已經影響到了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是什么因素左右著快遞業的發展?
“以價換量”雖然擴大了快遞業的行業規模,中國快遞獲得了業務量世界第一的名分,但卻犧牲了經濟效益,一些小快遞公司長期游走于虧損邊緣;“井噴式”發展呈現出一種表面的繁榮,多數快遞公司局限于一個城市或者一個地區,具備全國網絡的企業不到1%。業務重復、惡性競爭在所難免;多數快遞公司給一些電商“打工”的狀態,從一個層面顯示出快遞公司的議價能力弱,電商指定快遞公司的潛規則,讓多數快遞公司失去了說“不”的底氣;行業缺乏標準,什么時候送到,采用什么樣的服務標準,一個公司一個樣;監管不到位,一些快遞公司損害消費者利益、誠信堪憂,等等。
快遞業是現代物流不可缺少的一環,讓快遞業做大做強,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助力,應該說,快遞業大有發展空間。充分尊重市場規律、合理監管,打通快遞業發展的瓶頸,補齊“短板”,快遞業才能良性發展,持久紅火下去。
其一,快遞業應建立統一、覆蓋全行業、具有強制力的行業標準,提升服務質量,避免惡性競爭,推進行業整合,從而打造擁有強大競爭力的國際化大物流企業。
其二,盡快理順制約快遞業發展的瓶頸問題。如快遞車輛的合法性問題、快遞“最后一公里”問題、人才缺乏、家族化嚴重,等等。這些問題不解決,快遞業就不可能上臺階,現代物流的經營理念就難以實現。
其三,快遞行業的保險和賠償機制應盡快提上日程。目前,消費者對快遞業的投訴率比較高,延誤、丟失、損毀快件是消費者申訴的突出問題。一些快遞企業很少進行保價,有些快遞員甚至偷竊快遞物品,由此發生的法律糾紛日趨增多,需要盡快建立健全快遞行業的保險和賠償機制。
快遞業遇到的多是“成長中的煩惱”,就像其他新興行業一樣。在中國經濟持續向好的大背景下,快遞業注定會在發展中不斷壯大。
- 4-14· 打通“中間一公里”,讓物流降本增效落地生根
- 1-2· 打通天山分幾步?探秘天山勝利隧道“通關秘籍”
- 12-26· 打通堵點難點 提升運輸效率——解讀關于加快建設統一開放的交通運輸市場的意見
- 7-11· 打通鐵路運輸“最后一公里” 賦能路企雙贏
- 6-20· 打通“拆送裝”全鏈條 家電以舊換新撬動消費大市場
- 4-11· 打通跨省多式聯運新通道 晉貨借道河南出海
- 3-25· 打通實體經濟的物流“筋絡”
- 3-4· 打通農資供應“最后一公里” 為春耕生產備足“糧草”
- 1-25· 打通兩個一公里 湖北實現村級快遞服務網點全覆蓋
- 6-8· 西藏打通快遞“最后一公里” 實現鄉鎮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