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訂單千萬級 中國快遞企業“科技范”越來越足
國家郵政局的最新統計顯示,今年前4月全國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136.7億件,同比增長29.3%。支撐近30%的增速,各家快遞企業紛紛加大對科技的投入,加快從“汗水型”向“智慧型”轉變。
在很多人印象里,快遞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但事實上,隨著勞動力成本逐年提高,運用新技術來降本增效是必然選擇。從2017年年報看,已上市的主要快遞企業,日均訂單處理量都達到千萬級別,市場份額最大的中通快遞,日均訂單量達到2600萬單。
“日均一兩千萬的訂單量,一點也不比互聯網獨角獸企業少。并且,行業還在以兩位數的年增速快速發展,這對技術研發提出了高要求。”中通快遞副總裁朱晶熙說。
從近期舉行的中通技術開放日看,自動化、智能化成為快遞企業的發力方向。今年一季度,中通的電子面單使用率已經提升到94%。再配合自動分揀設備的運用,使得中通在分撥中心操作人員僅增加7%的情況下,就支撐起了36%的包裹增長量。此外,中通還發布了區塊鏈方面的研究報告,希望推動這一技術在物流行業的應用。
以快遞面單上的“三段碼”為例,以前分揀快件需要查看每票快件的詳細地址,400-500票快件分揀需要一個半小時,現在只需要查看面單上的三段碼編碼,分揀時間縮短為30-40分鐘,效率大大提升。
快遞企業中市值最高的順豐控股(002352),把科技視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根據財務報告,2017年順豐的研發人員達到2800人,同比增長34%。研發投入達到11.67億元,同比增長108%。
在具體的科技實力上,順豐列出了包括物流無人機、智能設備和車聯網在內的十大“智慧物流”產品。比較顯眼的如物流無人機,去年年中順豐在獲批空域內進行了首次業務運營飛行,并在今年3月獲頒國內首張無人機航空運營(試點)許可證。順豐稱,物流無人機可用于農場生鮮和特色經濟產品配送等業務,未來有望通過“大型有人運輸機+支線大型無人機+末端小型無人機”三段式空運網,覆蓋地形復雜或偏遠地區。
“現在城市里還有很多快速小哥騎著車在馬路上跑,這是一個表象,不代表物流的明天和后天。未來這種表象會通過智慧物流進行改造。”順豐科技負責人田民說。
在利用科技降本增效的同時,快遞企業也愈發重視技術對于信息安全和用戶隱私保護的作用。
順豐近期與合作伙伴投資成立供應鏈大數據平臺。在公告中順豐表示,將設立數據安全負責人,通過基礎信息安全及大數據安全、區塊鏈等相關技術,切實保障數據的安全運行。
“當前,很多快遞公司啟用了隱私面單,隱去用戶電話號碼的部分數字。”朱晶熙說,今后快遞公司還會持續改進,使得快遞員無法直接看到用戶電話號碼,進一步保護用戶隱私。
- 6-30· 中國人民銀行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擴大消費的指導意見》
- 6-23· 中國跨境電商年出口規模突破2萬億元
- 6-9· 科技溯源循跡讓超限超載行不通跑不掉
- 6-9· 快遞新規實施在即:全鏈條治理引領綠色轉型新賽道
- 6-9· 加大對科技型企業融資支持 詳解15項科技金融政策舉措
- 3-31· 驛站效率翻倍!良田快遞出庫儀實測:1秒1件、0漏掃、免云存儲
- 2-28· 中國重汽HOWO新能源輕卡:電力“馬拉松”,想贏就能盈!
- 2-26· 中國重汽輕型汽車即將首秀北京國際房車展,實力新車搶鮮品鑒
- 2-20· 從殘值焦慮到高效流通:解析中國重汽二手車全價值鏈運營的創新之路
- 2-17· 2025旗開得勝!中國重汽1月銷量強勢開局,全年熱銷啟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