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小哥不送貨上門 協調未果可向管理部門申訴
首部針對快遞行業的行政法規《快遞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5月1日已經正式施行,其中就提及快遞小哥未與收件人進行溝通協調便直接將快遞包裹放入快遞柜、快遞代收點等行為將被視為違規。
但是,條例施行后,記者發現,依然有不少快遞小哥為了提高送貨效率而選擇在未經收件人同意的情況下,直接將快遞投放進快遞柜,原本為了方便市民的快遞柜卻只是方便了快遞員,一時之間竟成了市民的一種“新麻煩”,不少市民怨聲載道,為什么明明付了快遞費,卻始終享受不到送貨上門的服務?新規不執行,誰來監督呢?
“不送貨上門”很普遍
談起快遞沒有送到家一事,市民王小姐有著滿滿的怨氣。王小姐告訴記者,因為之前在網上買了兩箱牛奶和一個吸塵器,物流顯示5月2日快遞到貨,“我那天都沒去上班,等著快遞過來”。但令王小姐沒想到的是,當天一直等到下午也遲遲不見快遞的動靜,打開手機查看物流狀態才發現,快遞已被放進快遞柜,“我家距離小區的快遞柜其實不遠,也就5分鐘的路程。但我一個女孩子,拎著兩箱牛奶,抱著個吸塵器,只得一路走走停停。”之后,王小姐致電該快遞員,“他跟我說快遞太多來不及送,可我付了錢,憑什么不給我送到家?”
無獨有偶,市民李先生告訴記者,近日在網上買了一面錦旗想要送人,“短信發來的時候我就在想,這么大的錦旗怎么能裝得進柜子”,懷揣著一絲擔憂,李先生跑去快遞柜查看,“支撐錦旗的桿子都彎了”。李先生表示,自己明明在家,快遞員為什么不能事先問一聲就擅自做主,“我當時真的挺生氣,打電話過去,快遞員說,他以為這面錦旗可以折疊。考慮到經常見到這位快遞小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后來就算了”。
新規已經施行,事先不作出通知就將快遞放進快遞柜的情況卻依舊非常普遍,收件人明明在家等待,可往往最終只能等來一條來自快遞柜的提示短信。
記者在走訪過程中還曾遇到一位市民,在半小時內兩次前來快遞柜取快遞的情況,“我前腳剛到家,后腳快遞柜的提示短信又來了!都不能事先說一聲嗎?”
快遞員多稱貨多來不及送
對于沒有事先通知就將快遞放置快遞柜一事,快遞小哥也有著各自不同的解釋。一位順豐快遞小哥表示,現在快遞越來越多,“根本來不及送,我一個人要送貨也要取貨,實在忙不過來”。
另外一位申通快遞小哥稱,每天上午下午都有不同的快遞量,“打個電話,跑過去發現人不在家,可能還要等,太浪費時間了”。這位小哥表示,“再加上有些送貨地在6樓,小區也沒有電梯,跑上跑下,一天都送不了幾個件”。但是這位申通小哥也表示,對于一些在底樓的人家,“空的時候我還是會愿意把快遞送上門的”。
另外一位中通快遞小哥則表示,對于龐大的快遞量自己已經有了一個良好的把控,“這么多年做下來,什么時候可以送多少件快遞,其實心里還是有數的”。這位快遞小哥告訴記者,“如果什么都放快遞柜,像有些顧客一直不去取,我自己在快遞柜這里也要出錢的。所以如果沒有什么特殊情況,我更加愿意選擇送貨上門。”說話間,中通快遞小哥身邊的另一位快遞員則給出了不同的說法,“東西多的時候我還是會先把快遞投進快遞柜,再通知客人”。這位快遞員表示,征詢消費者意見的電話時間足夠他再投放四五個快遞進快遞柜了,“只要快遞不丟,就不會有問題,干嘛不先放快遞柜?”
記者在采訪過程中發現,大部分快遞員都會以快遞數量太多為理由,選擇直接將快遞放進快遞柜。對此,有市民直言,快遞行業要提升送貨效率是一回事,但是收件人擁有享受送貨上門的權利是另外一回事,不可以混為一談。
快遞員管理存在很大難度
為加快送貨速度,就可自動將消費者可享受的送貨上門服務撇去?對此,順豐快遞相關工作人員表示,順豐有嚴格的收派件操作制度對收派員收派件行為進行約束管理,一旦發現此類現象,將根據公司的處罰管理規定給予嚴重警告處分,對于預防手段上,會采取多種方式,包括崗前、崗中培訓、自查回訪、嚴格規章制度執行等等。
記者還咨詢了另外幾家快遞公司,但并沒有給出明確說法。
《條例》公布后,快遞公司也紛紛表態,已加強教育和管理,之前部分游走于操作規范邊緣的行為將得到一定的糾正。不過記者了解到,由于上海快遞從業人員數量巨大,且就快遞柜的使用來說,每個小區的具體情況不同,每個使用者的使用需求不同,完全實現收件人與快遞員之間的無障礙協調仍存在不小的困難。
[管理部門]
將對快遞企業違規行為進行核查
上海市郵政管理局市場監管處處長何應澤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根據《條例》,未與收件人進行溝通協調并得到許可,直接將快遞包裹放入快遞柜、快遞代收點等行為,肯定是不合規的。
另外,記者從市郵政管理局了解到,收件人如對快遞員的投遞服務行為存有異議,可以直接與快遞網點、企業進行協調,如仍未得到解決可以進一步向管理部門進行申訴。在接到消費者申訴后,管理部門會督促企業按照相關規定在規定時間內妥善處理消費者的訴求:如果是涉及服務態度、服務細節方面的矛盾,將會盡量通過協調的方式解決,若是企業涉及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管理部門將根據消費者提供的證據進行核查,并根據相關規定采取立案等行政手段。
[專家建議]
可網上購物時就讓消費者“選擇”
快遞物流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分析,從法律層面上說,不應該是快遞員想要怎樣就怎樣,而是從消費者的角度去考慮,消費者怎么方便怎么來才是立法的基本原則。但是快遞員之所以會抱怨,更多的是因為快遞行業并不掙錢,快遞產能過剩,導致快遞的價格不斷下跌。
“表面看上去快遞產業紅紅火火的,但是快遞員其實賺不到幾個錢。”徐勇分析道,而快遞員之所以不掙錢的原因還是在于電商平臺利用自己的貨源優勢,打壓快遞價格,“現在一份快遞只要再多送一次,就等于虧本”。快遞公司在管理上也有難度,“目前,快遞公司招人來做快遞員已經有一定的難度,說得難聽點,都是公司求著快遞小哥。如果一批評一訓斥一罰款,快遞員大不了換一家公司”。
“法規落實困難最重要的一個原因還是在于電商的購物系統有一種缺失”,徐勇建議道,電商平臺應該讓消費者在購物時可以選擇到底是送貨上門還是放置快遞柜,這樣后續溝通成本就會降低。“沒有這樣的選擇,就是一種缺失。”
- 3-31· 驛站效率翻倍!良田快遞出庫儀實測:1秒1件、0漏掃、免云存儲
- 3-3· 三部門多措并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2-24· 五部門:支持汽車產品、電子產品、家居產品等消費升級
- 2-24· 八部門發文推動新型儲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 2-24· 兩部門部署高速公路計重收費“雙隨機”檢查
- 1-27· 快遞業迎來年貨寄遞高峰
- 1-16· 兩部門:推動在國家服務業試點示范省市開展標準化建設先行先試
- 1-9· 多部門聯合印發指導意見 促進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
- 12-16· 五部門發文加強制造業招聘用工保障 推動組建招聘用工聯合體
- 12-16· 兩部門進一步完善醫藥集采和執行工作機制 鼓勵優先使用中選藥品和耗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