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紅利紛至沓來 冷鏈物流有望帶旺上游電商
5月11日消息,近幾年興起的生鮮電商、鮮花電商,為冷鏈物流帶來更廣闊的市場需求。然而囿于冷鏈成本高、設施少,對不少相關上游電商而言,冷鏈物流仍是一種奢望。
日前,艾瑞咨詢發布的中國鮮花電商行業及用戶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鮮花電商行業總體市場規模達124.1億元。體量雖大,但日常鮮花消費僅僅占到其中約5%的比重,而歐美發達國家這一比重可達到40-60%。
報告顯示,物流已經成為鮮花電商的重點運營環節。鮮花本身屬于極易損耗的品類,受溫度、擠壓、碰撞等外部影響較大,傳統運輸方式造成的鮮花損耗高達10%-30%。而冷鏈物流能夠最大量的降低花材損耗,延長花期,使鮮花在交付時呈現最佳狀態。因此對于試圖打響品牌的鮮花電商來說,選擇布局冷鏈物流,無疑是解決鮮花損耗難題的最優解。
事實上,不只是冷鏈,鮮花電商不少問題都集中出現在物流配送環節上。艾媒咨詢發布的《2017Q1中國鮮花電商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第一季度,整個鮮花平臺負面評價數量呈上升趨勢。分析指出,鮮花的中游流通依靠層級批發,大部分時間脫離冷鏈;其次物流環節過于冗雜,中間須經過多層中間商,并且主要依托第三方物流的“最后一公里”配送又往往難以保證采用冷鏈配送。因此,類似于花加,通過自建供應鏈來保證鮮花配送過程質量,一定程度上可以實現對鮮花從出廠到送入用戶手中整個物流鏈的把控。
不過有條件將冷鏈物流技術應用到干線運輸及倉儲的鮮花電商畢竟算是少數。目前冷鏈物流在我國的起步和發展較慢,其應用范圍更多集中在藥品、生鮮等食品及特殊商品。受制于成本、設備等因素,冷鏈物流對諸多鮮花電商而言幾乎是可望而不可即。在實際運營中,傳統物流仍然是多數企業干線運輸的首選。
不過隨著供應鏈創新的相關政策陸續出臺,冷鏈正獲得來自政府更多的關注。去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冷鏈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進消費升級的意見》、《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等多部指導意見相繼出臺,可以視為國家扶持冷鏈物流的信號。而隨著這一產業漸成物流行業的支柱,生鮮電商、鮮花電商等上游產業或許也有機會“雞犬升天”。
- 3-10· 政策加碼 未來5年數字經濟規模或達80萬億元
- 3-3·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制造業發展
- 2-3· 西藏:政策紅利直達科技型企業
- 12-9· 加大政策支持 推動平臺經濟健康發展
- 10-28· 十條政策舉措加強物流用地用海要素保障 推動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
- 9-9· 生態紅利提升農產品效益
- 6-27· 政策惠企利民 江蘇財政貼息持續“貼”到痛處
- 6-13· 政策助力重大項目跑出“加速度”
- 5-20· 政策支持下,“備老經濟”如何下好養老“先手棋”?
- 4-15· 爭上游!看江南小城從織出一件衣到煉化一滴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