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鐵增列車數量壓行車間隔延服務時間 緩高峰擁堵
高峰期乘坐地鐵,擁堵是最受乘客詬病的問題。記者日前從成都地鐵運營公司獲悉,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實行多項舉措,讓1號線和2號線在高峰期的擁堵率有所下降。
列車數量增加
1、2號線早高峰最大上線列車數量分別增加到22列、39列
行車間隔壓縮
早高峰最小行車間隔分別壓縮至2分50秒、3分50秒
服務時間延長
升仙湖首末班車時間由6∶30和22∶30調整為6∶20和22∶50,服務時間延長30分鐘,并實現首末班車對開
日前,成都地鐵運營公司宣布,2015年以來客流增長迅猛,日均客流量達到近90萬乘次,再次領跑西部城市。而在今年3月14日,成都地鐵單日客流量破110萬乘次——1號線、2號線整體客流量達110.35萬乘次,創下今年單日客流量的最高紀錄,僅次于2014年12月31日跨年日創下的歷史最高客流量117.62萬乘次,遠超去年普通周末70萬—80萬乘次的客流量。而在去年,成都地鐵全年客運量就達到2.82億乘次,成為繼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之后,全國客流強度排名第五的地鐵系統。
巨大的客流量不僅給地鐵運營帶來壓力,也讓不少乘客深感高峰期地鐵車廂太擠了!“有一天早上我從天府廣場站準備上2號線去上班,擠了三次都沒上成車,人太多了!”這是市民嚴小姐的親身體會。上了車的也惱火:“地鐵車廂在早高峰簡直是人擠人!夏天穿得又少,讓人感覺特別不舒服。”每天乘坐1號線到軟件園上班的張小姐說。
如何確保數量如此之巨大的乘客能有更為舒適的乘車環境?“我們主要從提升運能運力、優化客運組織、完善硬件設施等方面,不斷改善服務。”成都地鐵運營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為應對客流需求,成都地鐵今年上半年兩次對運行圖優化調整——1、2號線早高峰最大上線列車數量分別增加到22列、39列,早高峰最小行車間隔分別壓縮至2分50秒、3分50秒;升仙湖首末班車時間由6∶30和22∶30調整為6∶20和22∶50,服務時間延長30分鐘,并實現首末班車對開。今年,成都地鐵還完善車站導流設施,持續優化設備布局。為提升客流組織安全性,避免踩踏、擁堵事件,在天府廣場、世紀城、犀浦等站臺增設了插地式欄桿以加強客流引導和控制;在春熙路、火車北站、世紀城等站實施客流組織調整,優化車站設備布局、出入口限流方式;提前實施騾馬市站1、4號線換乘改造工作,對站廳閘機、導向標識等服務設備設施進行優化調整;為配合1號線南延線開通試運營,對世紀城站客流組織方案進行了調整,啟用雙站臺,并對上行站臺進行了擴能改造,增加有效候車面積,提升站臺容納能力……
“最新數據顯示,通過應對客流增長‘組合拳’的實施,高峰時間成都地鐵的擁堵率從140%下降至120%,也就是說,每平方米承載的乘客少了一點,乘客的空間稍微寬松了一些。我們還會繼續研究對策、采取措施,希望在高峰期,乘客們坐地鐵能更舒服一點。”成都地鐵運營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
- 4-14· 10趟列車試點,寵物能上高鐵了!
- 3-31· 太原地鐵1號線“大腦”的“智”造密碼
- 3-24· 從服務升級看鐵路高質量發展密碼
- 3-3· 鐵路服務升級,助力旅客美好出行
- 2-17· 廣州地鐵跨省運營 麗江雪山觀光火車今日通車
- 1-20· 新列車運行圖開啟區域交通新篇章
- 1-20· 時光列車呼嘯前行,鐵路發展書寫新篇章
- 1-6· 四川成都:人城產深度融合 駛入軌道城市高質量發展快車道
- 1-6· 鐵路服務新舉措,繪就美好出行新圖景
- 1-2· 廣州地鐵運營的大灣區地鐵+城際里程突破一千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