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馬旭林:鼓勵式引導和推進電商快遞綠色發展
2018年新年伊始,郵政業發展迎來國家密集政策支持:國務院辦公廳1號文促進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中央1號文件對郵政業參與鄉村振興戰略作出部署,歷時4年制定的《快遞暫行條例》終獲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
政策利好不斷,一方面顯示出國家層面對郵政快遞業近年來在服務經濟社會民生領域發揮作用的認可;另一方面,面對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更好用郵需要,盡快補齊行業發展中的短板也是當務之急。
首次當選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郵政局普遍服務司司長馬旭林就帶來四份提案,內容涉及郵政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快遞末端服務模式創新、電商快遞綠色包裝和提高《人民日報》見報水平等,直指破解制約行業發展的瓶頸問題。
振興鄉村,郵政服務延伸至鄉村
中央1號文件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行了專項部署,提出“要支持供銷、郵政及各類企業把服務網點延伸到鄉村,加快推進農村流通現代化”。實際上,郵政在服務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服務“三農”、服務精準扶貧方面作用日益彰顯,已經成為重要力量。數據顯示:2017年郵政農村電商批銷額突破百億元,同比增長188%。
“貫徹落實好中央的要求,就要把郵政服務網點延伸到村,大力發展村級郵政服務點,并將其作為為農民群眾提供公共服務的平臺。”馬旭林委員告訴記者,目前中央財政對村級郵政普遍服務的補貼只限于對郵政企業的郵路補貼,對于村級郵政服務網點一直沒有資金支持政策。
“隨著農村電商市場的不斷發展,農民對村級郵政服務點的需求日益增大。但是具備信息化功能的村級郵政服務點前期投入大,電商設備采購、系統接入等需要投入較多資金,且一段時間內盈利水平低,投資缺口較大。”對此,馬旭林委員在《關于推進郵政服務網點延伸到鄉村的提案》中建議,中央財政設立專項資金,出臺對村級郵政服務點建設以獎代補的政策。
破解“四難”,快遞末端服務求創新
“2017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已經達到400.6億件,快遞年服務人次突破800億,年人均快遞使用量已達到29件,快遞業已經成為服務民生的重要產業。”馬旭林委員告訴記者,與行業日新月異的變化不相匹配的是,快遞末端服務短板日益凸顯,成為制約高發展質量的突出瓶頸。
在馬旭林委員看來,當前快遞末端投遞主要面臨“四難”:一是網點安家難、二是車輛上路難、三是投遞進門難、四是員工雇傭難。“雖然國家郵政局大力提升快遞末端投遞服務水平,推廣智能快件箱,推動各地建設快遞末端公共服務站,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是,受制于市場、政策等因素,僅靠郵政管理部門一家之力,顯然無法充分解決快遞末端投遞面臨的問題。”馬旭林委員說。
為解決快遞末端服務面臨的突出問題,馬旭林委員在《關于加強快遞末端公共設施建設和服務模式創新的建議》提案中提出兩點建議:一是由國土資源和住房城鄉建設部門出臺明確智能快件箱、快遞末端綜合服務場所的公共屬性的具體政策;二是發展城市末端共同配送,建立不同部門間的協調管理制度,理順城市配送管理機制,建設融電商、快遞、蔬菜糧油、飲用水等配送服務于一體的社區配送公共服務站或在快遞末端綜合服務場所的基礎上搭載其他配送功能,提高社區資源利用率。
綠色包裝,采用環保材料當補貼
推進電商快遞綠色發展也是馬旭林委員關注的重點。在他看來,雖然電商快遞綠色包裝治理工作已經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按照包裝綠色化、減量化、可循環的思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治理工作尚處于起步階段,還面臨一些問題。
“電商快遞件已經占到了全國快遞總量的60%以上,非環保包裝、二次包裝等問題時有發生,要實現電商快遞綠色包裝,需要郵政業、上下游產業和社會各界共同推進、合力解決。”
針對調研中發現的問題,馬旭林委員在《關于推進電商快遞綠色包裝治理的提案》中提出兩點建議:一是進一步推動電商企業采用綠色包裝和節約包裝使用,建議商務等部門牽頭制定實施電商綠色包裝、減量包裝標準,推廣應用綠色包裝技術和材料,推進快遞物流包裝物減量化;在電商平臺倡導綠色消費,給與消費者綠色包裝物選擇,以積分反饋等形式鼓勵和引導消費者使用綠色環保包裝。
二是對使用環保包裝的電商、快遞企業給予適當補貼。“建議借鑒浙江省做法,發展改革、財政、環保等部門和地方政府對使用符合標準的可降解包裝材料的電商企業和快遞企業給與一定的政策資金支持,以破解包裝生產企業的成本約束。”馬旭林委員說。
增設印點,黨報見報水平要提升
“黨報黨刊是中央指導全黨和全國工作的重要思想輿論工具,以《人民日報》為代表的黨報是宣傳黨中央路線方針政策的重要陣地”。馬旭林委員介紹說,提高黨報黨刊當日見報率在2017年被國家郵政局列為更加貼近民生的七件實事之一。經過一年努力,2017年全國共有21個省實現全部縣級城市《人民日報》當日見報,當日見報縣城數量達1472個,當日見報率已經達到80%,比上年提高15%,但仍有460個縣(包括縣級市)尚未實現當日見報。
究其原因,主要有兩個因素:一是距離分印點遠,運輸時間無法進一步壓縮,在上述460個縣(市)中,距離分印點500公里以上的有360個,其中距離分印點超過1000公里的就有65個;二是道路交通的因素,這些地方的交通狀況復雜,特別容易受到天氣和季節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報刊運輸時間和投遞時間無法保證。為此,馬旭林委員在《關于增設人民日報分印點提升見報水平的提案》中建議,《人民日報》社統籌考慮分印點建設,分批分期逐步增設分印點。
“將黨中央的聲音及時傳達到基層,有利于更好的宣傳黨的思想路線,有利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利于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特別是提升民族地區和邊境地區人民日報見報時限,對落實國家興邊富民、守邊固邊要求具有政治意義。”馬旭林委員說。
- 4-21· 一季度全國鐵路發送旅客10.74億人次
- 4-21· 一季度全國鐵路發送旅客10.74億人次 同比增長5.9%
- 4-14· 一季度全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312億元
- 4-14· 一季度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312億元 同比增長5.2%
- 4-14· 從發展聯通到需求互通再到資源融通 雙向奔赴實現雙贏
- 4-14· 全國鐵路清明假期運輸預計發送旅客8450萬人次
- 4-14· 為農業發展鋪就“鋼鐵糧道”
- 3-31· 驛站效率翻倍!良田快遞出庫儀實測:1秒1件、0漏掃、免云存儲
- 3-10· 全國數據工作會議提出 深入實施數字化轉型工程
- 3-10·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