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問《快遞封裝用品》新國標,國家郵政局這么答
2月6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291項國家標準,《快遞封裝用品》系列國家標準也在發布之列。新修訂發布的《快遞封裝用品》標準有哪些重大變化?這些變化對于行業發展將產生怎樣的積極影響?國家郵政局政策法規司金京華司長做客國家郵政局網,就新修訂的《快遞封裝用品》系列國家標準與網友進行在線交流。
1、本次國標修訂主要解決哪些問題?
金京華國家郵政局政策法規司司長
此次標準修訂遵循的基本思路就是以問題為導向,力求解決以下幾個突出問題。
首先是標準內容缺失問題。目前快遞綠色環保包裝用品生產、使用和檢測無標可依,急需修訂標準,提供指導。
其次是原標準沒有考慮提升運營效率的問題。快遞包裝箱尺寸與托盤、集裝箱、車輛等運載工具沒有形成尺寸鏈關系,在現實中就導致了包裝與裝載、運輸脫節,處理效率不高。
第三是標準協調一致問題。標準在個別技術指標的名稱和數值上與其他相關標準存在不一致的地方,需要修改完善和綜合銜接,以保持標準之間的協調一致。
2、本次標準修訂是怎樣體現綠色化這一重要內容的?
金京華國家郵政局政策法規司司長
綠色化是本次標準修訂的重中之重。新國標結合行業實際,在這方面增加了不少內容,進行了大量創新,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增加了重金屬和特定物質的限值。為減少重金屬和特定物質對土壤、水源和人體帶來的這種負面影響,標準提出快遞封套和快遞包裝箱中,鉛、汞、鎘、鉻四種重金屬含量每公斤不應當大于100毫克。對于快遞包裝袋,新國標還對六種鄰苯二甲酸酯(也稱塑化劑)、溶劑殘留以及苯類溶劑殘留量提出了限值要求。
二是倡導使用生物降解材料。標準首次提出“快遞包裝袋宜采用生物降解塑料”,在推廣綠色環保技術、減少白色污染方面,邁出了實質性步伐。這種塑料袋被廢棄后在自然界條件下(如土壤、沙土等)和特定條件下(如堆肥、厭氧消化、水性培養液中),由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作用引起降解,經過6個月后可以自然降解,分解成二氧化碳、甲烷、水及其所含元素的礦化無機鹽等,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三是對印刷油墨提出技術性要求。一方面大幅減少油墨的使用,標準提出快遞封裝用品宜保持材料原色,印刷面積不應該超過表面總面積的50%;此外倡導使用水基型油墨印刷,這樣可以避免因使用熱熔基型油墨所導致的溶劑殘留對環境產生的負面影響。標準中的這些內容將綠色化的相關要求落到實處,指導企業開展快遞封裝用品的設計、生產和檢測,有效減少生態的影響和環境的負擔。
3、此次新修訂的標準在減量化方面做了哪些規定?
金京華國家郵政局政策法規司司長
單位產品節約一些物料也許微不足道,但是放到一個年規模400億件而且還在不斷擴大的快遞業來看,就有重大而現實的意義。如何實現減量化,標準在四方面作了規定:
一是降低了快遞封套用紙的定量要求。將快遞封套原材料的定量從每平方米250克、300克降低到不低于200克,降幅超過20%。
二是降低了塑料薄膜類快遞包裝袋的最低厚度要求,由舊國標的0.06毫米降低到0.03毫米,降幅達到50%。
三是對于快遞包裝箱單雙瓦楞紙材料的選擇不再作出規定,在保證快件寄遞安全的前提下,只要材料符合耐破、邊壓和戳穿強度等指標就可以了,推廣低定量、高強度原材料在快遞業的應用。
四是降低了氣墊膜類快遞包裝袋、塑料編織布類快遞包裝袋的定量要求。標準研究單位按去年的業務量規模也大致測算了一下。如果達到新國標要求的快遞封套的使用量占比每提高1個百分點,可以節約6400噸紙制品,這也就意味著將節約大量木材;達到新國標要求的快遞包裝袋的使用量占比每提高1個百分點,可以節約4200噸石油。此外,從測試和實際應用情況看,物料減量化的同時,也能夠滿足全過程快遞服務的需要。
4、我們擔心,新標準屬于推薦性標準,執行力不強,標準得不到很好落實。您怎么看?
金京華國家郵政局政策法規司司長
《快遞封裝用品》系列國標的性質,也是相關部門重點研究的問題。總的來看,當前《快遞封裝用品》系列國標是作為推薦性標準,主要基于以下考慮:
一是相關技術在郵政業的應用情況。生物降解是當前被國際國內所認可、完全可降解、對土壤不產生負作用的方式,但它在郵政業的應用還處于起步階段,考慮綠色環保是個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現階段應以推薦性標準引導為主。
二是生產型企業的技術水平和生產能力。新國標出臺以后,生產企業受原材料合成技術研發、工藝裝備適應性調整、產能限制等因素的影響,產品結構的調整到位還需要一個相應的周期。
三是企業成本承受能力。當前快遞企業在運營中普遍面臨著較大的成本壓力,利潤空間有限,封裝用品特別是生物降解包裝袋成本相對較高,全面推開還要有一個漸進的過程。經研究,綜合以上幾個方面的因素,本次出臺的標準最終是作為推薦性標準。標準主要從技術角度出發,提出相關規范性指引,在現階段以引導和鼓勵為主,推動企業積極執行標準的有關規定。
在下一階段,國家郵政局也將聯合有關部門,加大工作力度,研究配套措施,努力讓標準的執行成為企業的一種自覺行動。
5、目前快遞企業以及關聯企業已經在綠色包裝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
金京華國家郵政局政策法規司司長
目前不少快遞企業以及關聯企業已經開展了綠色包裝的應用工作。這些成熟的做法和經驗是值得借鑒和推廣的。
比如,有的快遞企業推行膠帶“瘦身計劃”,在不影響快件包裝效果和美觀程度的前提下,將膠帶的寬度縮減了25%以上,據企業估算每年至少能減少1億米膠帶的用量。
有的快遞企業成立了包裝實驗室,對包裝填充物進行減量化設計,研發冷鏈EPP循環保溫箱,可重復使用250次以上,大量減少一次性耗材的使用。
同時電商平臺也在進行積極的探索。有的平臺推出綠色包裹專區和綠色包裹專場活動,鼓勵和支持商家使用可生物降解快遞袋和免膠帶紙箱;同時實施紙箱回收項目,引導消費者重復利用快遞紙箱,消費者在選購這些綠色包裝物或重復利用包裝箱后,可獲得一定的積分獎勵,積攢到一定分值后,平臺可為消費者在西部地區以個人名義種植一棵樹。從電商平臺提供的數據看,這項活動僅2017年“雙十一”期間,就帶動超過10萬棵樹木的種植。
還有的電商平臺推出可折疊的塑料快遞盒,代替常用的瓦楞紙箱,這種塑料快遞盒可重復使用一千次以上,大幅減少紙質材料的使用,同時也提高了運載空間的利用效率。
這些有益的實踐和探索,有一些在新國標中予以了體現,還有一些,我們認為還有待應用成熟后,加以總結提煉,為今后的標準化工作提供新的思路、新的方向和新的動力。
6、如何貫徹落實《快遞封裝用品》系列國家標準?
金京華國家郵政局政策法規司司長
我們也注意到很多媒體和網民對標準的執行非常關注,希望這個標準能夠真正落地。下一步,我們計劃在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措施,推動標準的實施。
首先,加強標準宣傳和培訓工作。通過今天的在線訪談、專版解讀、舉辦專題培訓等多種方式,向廣大企業和消費者廣泛宣傳標準的制定背景、目的意義和主要內容,強化對學習標準、貫徹標準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形成“學標準、知標準、懂標準、用標準”的良好氛圍。
其次,配合有關部門推動快遞包裝的綠色認證。依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統一的綠色產品標準、認證、標識體系的意見》的相關要求,按照“公平、公正、公開、自愿”的原則,配合有關部門開展快遞包裝產品的綠色認證,引導和支持電商、快遞企業和廣大用戶使用通過快遞包裝產品綠色認證的包裝產品。
第三,加強對企業標準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要加大綠色快遞包裝產品質量監督檢查和情況通報力度,推動標準的貫徹和實施。同時,將快遞綠色包裝納入綠色產品信用體系建設,探索建立“黑名單制度”,推動建立聯合懲戒機制。最后一點是,開展綠色包裝試點示范工作。
支持快遞企業開展“工業產品生態(綠色)設計”試點,在主要品牌快遞企業和快遞物流信息平臺企業開展綠色包裝應用試點。鼓勵和引導主要品牌快遞企業和環衛企業、回收企業聯合開展“快遞業+回收業”定向合作試點,通過以上工作以點帶面,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試點經驗,在全行業逐步推開。
7、標準學習任務急迫,但在網上包括國家郵政局官網上未能查詢到新國標,也未能在書店買到,請問通過什么渠道可以查詢和購買這部國標?
金京華國家郵政局政策法規司司長
根據有關規定,國標委將在標準發布后20個工作日內,通過“國家標準全文公開系統”公開標準全文。近期,國家郵政局也會在官網上公布標準的電子版,供需要的單位和個人查閱,大家可以關注。關于標準的紙制版本,大家可以從中國質檢出版社購買,各省、區、市質檢局標準化研究院也都有標準出售。
- 4-21· 一季度國家鐵路發送貨物9.7億噸 同比增長3.1%
- 4-14· 一季度國家鐵路發送貨物9.7億噸 同比增長3.1%
- 3-31· 驛站效率翻倍!良田快遞出庫儀實測:1秒1件、0漏掃、免云存儲
- 3-10·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指引》
- 2-24· 國家發展改革委:支持民營企業積極參與“兩重兩新”
- 1-27· 國家郵政局、公安部、國家安全部聯合發布通告加強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期間寄遞物品安全管理
- 1-27· 快遞業迎來年貨寄遞高峰
- 1-27· 國家郵政局:2024年12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為469.8,同比提升17.2%
- 1-9· 國家郵政局部署2025年元旦春節期間有關工作
- 12-26· 國家發改委正式開通民營經濟發展綜合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