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有望于6月審議通過《跨境電商標準框架》
北京2月8日消息,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近年來,通過跨境電子商務,中國的電子產品、工藝品熱銷全球,世界各地的商品走進了中國的百姓家中。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創造了貿易新模式,也引領了消費新趨勢。可以說,“買全球,賣全球”正在成為現實。
今天(8日)上午,海關總署監管司副司長何曉睿做客中國之聲直播間,聊聊和跨境電商有關的事。
首屆世界海關跨境電商大會將于明天(9日)在北京召開。大會將發表《北京宣言》,并討論由中國海關參與制定的首個指導性文件《跨境電商標準框架》。
今天(8日)上午,海關總署監管司副司長何曉睿做客中國之聲直播間時透露,2017年10月,中國海關接任澳大利亞海關成為世界海關組織跨境電商工作組的主席,并受世界海關組織的委托,會同其他成員牽頭草擬了《跨境電商標準框架》。該框架的主要內容包括對跨境電商的現狀、趨勢和特點的分析,也提出了政府部門要遵循創新、包容、審慎、協同管理理念,同時描述了跨境電商各種商業模式B2B、B2C、C2C等等,還梳理了通過各種渠道進出境的跨境電商商品的通關流程,規定了電商企業、平臺企業以及物流企業各方角色和責任,特別明確了跨境電商管理的核心原則。按照計劃標準框架有望在2018年6月份召開的世界海關組織年會上審議通過。
目前我國在杭州、鄭州等地已建立了13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何曉睿透露,為了推動綜合試驗區的建設發展,海關在2016年4月份研究制定了一些適用于綜合試驗區的便利措施,包括通關無紙化、簡化申報、清單核發、匯總統計以及稅款擔保、集中納稅、代扣代繳、允許批量的轉關、創新退換貨方面的流程、數據共享等等。也就是說,在綜合試驗區內,通過跨境電商購買的貨物會更快地到達消費者手中。
跨境電商作為一種新興業態,在法律上是否存在缺失?何曉睿回應稱,跨境電商近年來發展很快,海關目前根據國家政策制定了一些具體的監管辦法。從國家層面上看,《電子商務法(草案)》已經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電子商務法》出臺后,將會對跨境電商的范圍、各個交易主體的法律地位進一步明確,海關也會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制度。
對跨境電商未來的發展,何曉睿認為,如今網購已成為一種消費習慣,海關將進一步創新研究更適合跨境電商行業有序、可持續發展的監管制度和模式,讓老百姓消費升級的需要得到更好滿足,實現“買全球、賣全球”的目標。
- 1-9· 海關總署十五項措施進一步支持西部大開發
- 1-9· 海關總署出臺新一輪舉措支持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 12-9· 海關總署優化跨境電商出口監管措施
- 11-25· 海關總署:將持續深化跨境電商綜合改革,助力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
- 11-11· 海關總署:前10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增長5.2%
- 10-17· 海關總署:我國整體出口占全球市場份額穩中有升
- 10-14· 廣州海關出臺20項便利措施服務保障廣交會
- 10-14· 海關總署:推動“單一窗口”功能向口岸物流金融等服務環節拓展
- 9-30· 海關總署公告2024年第137號(關于啟動出口貨物鐵公多式聯運業務模式試點有關事項的公告)
- 9-12· 海關總署:前8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增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