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獻“中國智慧” 我國將推動制定世界海關跨境電商監管文件
作為跨境電商監管鏈條的關鍵環節,海關正面臨著跨境電商快速增長帶來的機遇和挑戰。與傳統貿易模式相比,跨境電子商務具有碎片化、小額化、高頻次的特征,給海關傳統監管模式提出了新課題。
從海關總署9日舉行的首屆世界海關跨境電商大會媒體吹風會上獲悉:中國海關正在牽頭制定《跨境電商標準框架》,作為世界海關跨境電商監管與服務的首個指導性文件,為跨境電商可持續發展貢獻“中國智慧”。
據悉,由中國海關和世界海關組織聯合舉辦的首屆世界海關跨境電商大會將于2月上旬在北京舉行,會議的主題為“創新、包容、審慎、協同,推動跨境電商可持續發展”。本次大會將就《跨境電商標準框架》廣泛征求各方意見,在此基礎上形成世界海關組織跨境電商監管基本原則。這個規則將是世界海關跨境電商監管與服務的首個指導性文件,標志著我國在世界海關跨境電商國際規則制定方面發揮引領作用。
2017年,中國跨境電商行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17年(上)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數據監測報告》數據顯示,2017上半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3.6萬億元,同比增長30.7%,跨境電商進出口已經成為我國外貿發展新的增長點。而政策支持是跨境電商高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017年特別是下半年,利好跨境電進出口的政策不斷出臺。12月7日,商務部提出我國跨境電商零售進口過渡期政策到期后,將于2018年1月1日起采取新的監管模式。經國務院批準,現階段,保持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監管模式總體穩定,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暫按照個人物品監管。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認為,貿易的監管是最大的利好消息,也明確了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暫按照個人物品監管。這也意味著從檢驗檢疫這塊已經為進口電商打開了一道“口子”。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的監管模式和措施還將繼續完善,對質量的監管和把控也會加強。政府已在反思外貿監管政策,在跨境電商所引發的全球貿易新趨勢下要進行監管創新,仍需要時間繼續推行試點,以總結經驗,研究出一套更符合全球貿易發展趨勢的跨境電商監管制度。
- 5-6· 中國鐵路北京局五一假期運輸首日發送旅客125.9萬人次
- 4-7· 安徽省推動國有資產管理提質增效
- 4-7· 當“世界的中關村”遇見“未來之城”
- 4-7· 上海推動主題公園矩陣提質升級 快樂經濟投資加碼
- 3-24· 世界首條環島高鐵:一條軌道上的區域發展新答卷
- 3-24· 中國鐵路,鋪就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軌道
- 3-17· 我國最大的新疆耐鹽堿微生物資源庫創建
- 3-3· 我國擬修法明確:劃分空域應當兼顧低空經濟發展需要
- 2-28· 中國重汽HOWO新能源輕卡:電力“馬拉松”,想贏就能盈!
- 2-26· 中國重汽輕型汽車即將首秀北京國際房車展,實力新車搶鮮品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