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通、中通、百世“抱團取暖”,鄉鎮快遞派送不再難
乾安圓通學習其他城市的先進經驗,今年7月與中通、百世“抱團”取暖,成立快遞驛站。
他們在乾安轄區16個大小鄉鎮中選擇人流量大、快件較多的大遐、讓字、大布蘇等9個鄉鎮成立快遞驛站,圓通負責人李影和愛人賈鵬擔任驛站的負責人。
這9家快遞驛站的建立,結束了3家公司往鄉鎮派件各自為政的被動局面。經過半年的運營,優勢凸顯:
一是整合資源,讓成本降下來?爝f驛站成立前,乾安縣城往鄉下發件都是各自通過鄉村物流或客車等公共運輸,成本高、安全性差。
快遞驛站成立后,采取集中運輸,大家分攤成本,專人專車的運輸還能保障時效性和安全性。同時合租一處700平方米的庫房,在同一場地分揀作業,不但節省了租費,更提高了快件流通的時效。
賈鵬說,原來往鄉鎮送件,每名快遞員最多每天送110件左右,現在每天能送200件。自合并派送后,每天大約節省派件費用900余元,一個月節約近3萬元。
二是觸發動力,讓大家富起來?爝f驛站成立后,由聯合公司統一設立、統一管理、統一調度;所有硬件設施也是統一采購、統一配備,并制定統一的服務標準。驛站采取的是加盟制,只需繳納2萬元擔保金即可運營,且自負盈虧。
在大遐鄉驛站,筆者見到一位40多歲的婦女,她負責管理收件,她愛人派件,一個月下來能有四五千元的純收入。賈鵬說,9家驛站的經營者,最高月收入近萬元。而且,按照郵政管理部門標準化建設要求建設驛站,避免了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導致的網點硬件設施不合格的情況。
三是精心管理,讓驛站活起來。以前的乾安鄉鎮網點基本是混業經營,由于業務量少、收入低,無法支撐獨立的快遞網點日常運營。而且,由于混業經營,快遞不是主業,導致從業人員責任心不強,快件損毀、丟失情況時有發生,網點穩定性較差。
快遞驛站的出現,正好解決了這些問題。快遞驛站系獨立網點、獨立經營,安全設備齊全,從業人員能全心投入、精心管理,穩定性得到保障。隨著驛站的聲譽不斷提高,實力也大幅增強,工作人員從原來的19名增至現在的55名。
- 3-31· 驛站效率翻倍!良田快遞出庫儀實測:1秒1件、0漏掃、免云存儲
- 2-10· 不再“單向奔赴” 沒了“站前大棚” 少了“蛇皮袋子”
- 1-27· 快遞業迎來年貨寄遞高峰
- 11-18· 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1500億件
- 11-14· 快遞業務迎高峰 智能科技推動物流業“加速跑”
- 10-28· 快遞業務旺季啟動,單日業務量再創歷史新高
- 10-21· “快遞下鄉”十年 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率達98%
- 10-10· 快遞業務收入9個月超萬億元
- 7-29· 二季度快遞服務全程時限縮短至53小時
- 7-8· 快遞業新發展模式,開拓行業增長新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