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成新零售“大閱兵”,天貓國際刮起的海淘旋風
一年一度的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將至,除了新零售“大閱兵”,其最大的亮點當屬全球化大協同,既有中國品牌“一店賣全球”,也有海外品牌搶灘中國市場。用阿里CEO張勇的話來說,雙11是全世界所有人在一個共同目標下的共振。
自2014年9月阿里啟動全球化戰略以來,其在全球各地落子,雙11獨特魅力輸送到當地也就水到渠成。時至今日,雙11已從中國走向世界,全球消費者、品牌、商家、合作伙伴共襄盛宴,在互聯網、大數據的加持下,創造一個個商業奇跡。
阿里在推進全球化的過程中,除了速賣通、天貓國際、Lazada活躍在一線,今年涌現出一個新面孔:天貓出海。作為買賣全球一體化的重要一環,天貓出海與號稱“國際版天貓”的速賣通合作大于競爭,并與Lazada不斷深入合作,其主導的跨境出口貿易將成為今年雙11的一大看點,可媲美天貓國際刮起的海淘旋風。
天貓出海將中國品牌推向世界
張勇曾表示,阿里遠景目標是到2036年服務全球20億消費者,而其目前月活躍用戶為5.29億,未來19年需新增14.71億的用戶盤子,這意味著阿里必須在海外重點市場取得實質性突破,光速賣通海外用戶破億、收購Lazada布局東南亞遠遠不夠,還需拿出殺手級武器來收割海外用戶,其給出的答案是天貓出海。
一方面,過去3年天貓在海外側重于服務消費者,拓展流量來源、完善支付和物流體驗,積攢了超高人氣,是時候提升對商家的重視和扶持;另一方面,互聯網人口紅利消失是不爭的事實,居高不下的獲客成本讓商家壓力山大,希望開拓更大的市場,以擺脫當前困境,出海勢在必行。
考慮到出海面臨語言、文化、宗教信仰等種種現實問題,商家探索與天貓出海的深度合作是更為明智的選擇,后者是阿里打造的涵蓋交易、支付、物流、營銷、商品、數據、技術的新互聯網基礎商業設施,為優質中國中小企業提供“一店賣全球”的“保姆式”出海服務,無須增設海外運營團隊,也無須考慮跨境物流、支付、商品翻譯等問題,只需符合出口品質和授權要求即可。
不難看出,天貓出海優勢在于準入門檻低和服務周全,不僅讓品牌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和成本,而且平臺大數據助力其更好地了解當地市場,無疑是中小企業的福音。張勇曾表示,阿里平臺上有很多中國本土品牌、本土零售商和中小型OEM,急切希望與阿里一起進入其他市場,天貓出海將幫助他們低成本、低門檻地從國內市場無縫拓展至全球市場,主要覆蓋近億海外華人和5.5億東南亞人群。
同時,天貓出海將使全球都能分享到轉型升級中的中國制造的紅利,中國制造“低端廉價”的形象正在被重塑。過去,中國制造主要依賴價格優勢來俘獲海外消費者,商品品質往往優于國內。天貓出海不僅幫助中國品牌賣貨,更將其推向世界,一旦以品牌的身份出去,商家自然會對品質更上心,以迎合越來越專業、挑剔的國內消費者,并將優質優價的國貨精品輸出海外,實現“一盤貨賣全球”,中小品牌代表新的中國制造精神,將成為這種變化的受益者。
張勇表示,中國商品走向海外歷史悠久,但中國品牌走向海外才剛起步,借道天貓出海,中國制造有望升級為中國創造,打造享譽全球的中國品牌。他定下個小目標:希望幫助100個有實力的中國品牌走向海外市場,這讓與阿里一路成長的品牌興奮不已。
今年618期間,天貓出海一經亮相便迅速引發行業震動,招商團隊1天之內收到上萬中國商家排隊簽約,其中5000多商家成功簽約。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天貓出海已攜14萬天貓商家和上百萬淘寶商家“一店賣全球”——12億海量商品服務全球超過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并在香港、臺灣、新加坡等地提供本地支付服務,借助菜鳥全球物流網絡為9個核心國家和地區提供官方轉運服務。
可以想象,如果沒有天貓,中小企業恐怕很難出海,更不可能被倒逼品質升級,打造新的營收增長點、擴展海外市場影響力更是無從談起。今年雙11,除了提供海量優質的中國商品,天貓出海另一大殺手锏莫過于實現10國包郵,覆蓋美國、加拿大、新加坡等國家。
雙11成新零售“大閱兵”,天貓國際刮起的海淘旋風
天貓雙11引發全球共振
今年7月,阿里董事局主席馬云指出,阿里未來不但要做“五新”,還要做到“五個全球”,即全球買、全球賣、全球付、全球運、全球游,分別對應為天貓國際、天貓出海、支付寶、菜鳥、飛豬。其中,前四個全球是今年雙11的重中之重。
在我看來,阿里發力全球化本質上是因地制宜搭建新商業基礎設施的過程。無論全球買還是全球賣,都是基礎設施先行,才促成交易持續、穩定的發生,支付和物流是兩大重要環節。
支付方面,支付寶服務于全球2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用戶,并且支持27種貨幣結算,已基本實現“全球收全球付”能力。不僅中國消費者,海外消費者也能在淘寶、天貓或速賣通平臺買買買,用支付寶付款。每年雙11,螞蟻金服與全球金融機構共同努力,幫助提升全球其他地區的支付能力,去年雙11支付寶海外支付成功率達到86%。
物流方面,菜鳥在關鍵節點組建了數百萬平方米的智能倉庫,并和物流合作伙伴聯手打造一張全球智能倉配網絡,為實現中國24小時、全球72小時必達這一宏偉目標,阿里千億重倉菜鳥,將主要用于和物流合作伙伴共同推進智能倉庫、智能配送、全球超級物流樞紐等核心領域建設。
每年雙11,交易額、交易筆數、包裹量三大核心指標的快速躥升總是讓人心潮澎湃,人們期待著11月12日0點數字定格在多少,而數字背后的人類最大規模商業協同更值得關注,當消費互聯網升級為產業互聯網,意味著商家、剁手黨、快遞員、程序員、客服等社會力量充分協同,覆蓋城市+農村、線上+線下、國內+海外。
不得不說,在阿里經濟生態的作用下,雙11全球商業要素被調動、組織,千萬品牌、商家、合作伙伴共同獲利、成長,才得以突破商業邊界、創造商業奇跡。時至今日,雙11現象已深刻改變中國商業,背后是阿里經濟體給中國商業社會帶來的革命性推動。
- 12-16· 國際航協公布10月全球航空貨運市場相關數據
- 12-12· 進軍國際市場 陜西富平冰柿首次出口加拿大
- 10-14· 商務部國際司負責人介紹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實質性結束相關情況
- 10-10· 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步履不停
- 9-12· 上海:國際科創中心從建框架向強功能躍升
- 8-26· 國際公路運輸系統集結中心落地新疆
- 6-10· 建設國際門戶樞紐城市,成都按下“加速鍵”
- 5-9· 國際航線密集“上新” 成渝開放展現新活力
- 4-18· 香港國際機場再度榮膺全球最繁忙貨運機場
- 1-18· “包裹零售出口”:上海跨境電商開辟新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