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世上市后如何講好新零售下智慧供應鏈的故事
從谷歌大中華區聯合總裁到完成創業夢再到成功IPO,這一路,周韶寧帶領百世匯通走了十年。他希望用IT技術整合物流產業的各種資源,為客戶提供整體化的一站式物流服務。但供應鏈模式成本高昂,如何能實現盈利仍是百世需要考慮的主要問題。
美國東部時間9月20日9時30分,百世集團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這是繼中通快遞之后,國內第二家赴美上市的快遞物流企業。
百世集團宣布,此次IPO一共發行4500萬股美國存托股份(ADS),每股價格為10美元,融資總額為4.5億美元,這是今年到目前為止中國公司在美上市中募資規模最大的IPO。此外,百世集團和售股股東還允許其承銷商通過超額配售權購買額外不多于675萬股ADS。
至此,圓通、中通、申通、韻達、順豐、百世等6家國內快遞業巨頭全部上市。
1、創立百世
在外人看來,快遞圈子有很多創始人都是草根出身,不論是順豐的王衛、申通的陳德軍、還是圓通的喻渭蛟,都是送快遞起家,相較而言,百世創始人周韶寧則是個“異類”。
周韶寧是浙江寧波人,具有很強的技術背景,持有紐約城市學院電氣工程學學士學位、普林斯頓大學工程學碩士學位以及羅格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他曾是世界著名的貝爾實驗室少數的華人高管,擔任全球數據、無線通訊部門的技術總監;曾任UT斯達康全球高級副總裁、中國區總裁,為其締造了年銷售額25億美元的中國通信企業銷售奇跡;還曾任谷歌全球副總裁、大中國區總裁,與李開復、王懷南并稱為谷歌中國的“三駕馬車”。
2006年末,周韶寧離開谷歌,開啟了創業之路。2007年6月,周韶寧拿出1000萬自有資金在杭州創立了百世物流。
事實上,投身物流業的想法并不是周韶寧一時涌現的靈感。早在2004年,周韶寧在國內出差時,被幾輛大卡車堵在了上海到杭州的高速公路上,足足半個小時沒挪動半分。卡車不僅嚴重超載,還冒著濃濃的黑煙,不僅不安全,帶來交通擁堵,還對環境有較大污染。
于是,出于好奇,周韶寧開始對物流行業展開了調查。他放話,“物流行業蛋糕巨大,一年幾萬億元的產值。而中國的物流又太落后,信息技術運用非常差,都是低端競爭,無序地打價格戰等,浪費驚人,效率低下。一定需要有人出來改變這一切,進行資源整合。”
彼時,中國物流行業的割裂非常突出,物流成本高于發達國家的兩倍,傳統物流企業做快遞的做快遞,做倉庫的做倉庫,做零擔運輸的做零擔運輸。所以周韶寧的目標,就是把全部線上和線下的供應鏈環節都整合起來,而百世的業務布局,也圍繞著這個目標進行。
因為周韶寧,百世從上到下都充滿著技術因子。公開資料顯示,每年百世對技術領域的投資都有三四十億元。周韶寧認為,人才和技術才是百世的核心,在某些方面機器比人聰明。
百世擁有500名研發工程師,旗下快運、快遞、供應鏈等事業部的總經理也是工程師出身。周韶寧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未來大多數行業,都脫離不掉信息技術的“基因”,而未來物流一定是智能化、信息化的。
周韶寧對技術的“癡迷”還體現在百世對黑科技產品的重金投入。去年11月11日,百世集團收到了4500萬訂單,是前年同期的1.5倍,百世云倉庫內揀貨環節使用的智能化倉儲機器人將效率提升至人工的3~4倍;去年“雙十一”,百世快遞有33臺風暴自動分揀系統在全國24個不同地區投入使用。
從谷歌大中華區聯合總裁到完成創業夢再到成功IPO,這一路,周韶寧走了十年。他希望用IT技術整合物流產業的各種資源,為客戶提供整體化的一站式物流服務。
2、背靠阿里
百世物流成立一周年后便獲得了阿里巴巴和富士康的投資。
有傳言稱,2008年,在斯達康就是合作伙伴關系的三個老朋友周韶寧、馬云和郭臺銘在一次飯局中,周韶寧介紹了云倉,郭臺銘拍拍馬云的手,“我做硬件、你做軟件,物流沒人做,我們都需要,就讓他做吧。”
傳言不知真假,但在百世多輪融資中都出現了阿里的身影。根據招股說明書,阿里巴巴為百世集團最大股東,IPO前持股比例為23.4%;第五大股東菜鳥網絡持股5.6%,因此,阿里系合計持股29%。據了解,阿里巴巴還將在百世集團上市期間追加投資,認領約10000多股。
不僅在資金方面,馬云對百世的“偏愛”還體現在很多方面。在阿里巴巴7分多鐘的上市宣傳片中,百世物流出現了30秒,相比起申通的一個背影,其他快遞公司的零鏡頭,這實在耐人尋味。
而在日常業務中,百世物流也是阿里首推的合作伙伴。百世也把與阿里巴巴的關系看作自己的獨到之處,將其列入了招股書中七大競爭優勢之一。
通常情況下,我們認為赴美上市的公司往往業績優秀,但百世物流卻與眾不同,不僅連年虧損,而且越虧越多。再加上中國快遞市場“三通一達”、順豐、EMS六強爭霸的局面已經形成,百世物流想要異軍突起分走一杯羹著實有點難。并且由于上述六家快遞公司上市時間都早于百世物流,在中國這個存量資本市場上,即使百世物流成功上市,也很難招募到足夠的資金。
幸運的是,美國的資本市場看中公司的未來發展勝過當前盈虧,有阿里巴巴為百世物流背書,加上今年5月以來美國快遞業龍頭UPS股價一路上漲,百世物流上市難度和股票發售難度都會大大降低。
3、攜生態圈上市
創辦十周年的百世集團終于走上了IPO之路,但在上市前一天,百世突然將融資額砍半。
6月26日,百世集團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招股說明書,計劃募資不超過7.5億美元。9月7日,百世提交F-1/A IPO增補文件,調整最高融資額至9.32億美元,IPO發行價區間定為每股13~15美元。但由于投資者反應不溫不火,百世集團下調了發行價區間。
百世集團的IPO規模經歷了大幅縮水,最終發行規模跟之前相比縮水了1/3,定價也減少了約1/3,最終融資總額縮減了約一半。
對此,百世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周韶寧表示:“上市只是一個起點,今天上市,明天股票就下跌了,對投資者來說不是好事,希望能長期給予投資者價值。在資金比較充裕的情況下,沒有必要一下子融那么多錢,發行價起點高低并不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百世體系中百世快遞知名度更高,但在申請上市時,百世卻將自己定位為智能供應鏈服務供應商,公司業務整體上市。
有中通這個“珠玉”在前,美股市場似乎更好理解后來者百世,但周韶寧似乎并不愿意資本市場將百世局限于“快遞”印象里,他要給美國市場講的是一個新零售下的智慧供應鏈的故事。
百世從“云物流”出發,2009年開始做倉儲,2010年收購“桐廬系”快遞公司“匯通快運”70%的股份,并更名為“百世匯通”,之后相繼成立百世快運、百世金融。2014年開通全球國際業務,并于2015年在美國成立分公司,之后又更名為“百世快遞”。
截至目前,百世集團旗下已經形成包括百世快遞、百世快運、百世供應鏈、百世云、百世金融、百世國際、百世店加等內在內的七大事業部。百世的多元化平臺整合了技術、“一站式”物流及供應鏈服務、最后一公里服務和增值服務,通過技術平臺百世云無縫對接百世生態圈。可以看到,這種布局比早于百世上市的其他傳統快遞公司有本質的不同。
建生態圈是要花大錢的,而生態圈建設完成后,百世也是能賺大錢的,但百世自己的資金和阿里投入的錢是不夠的,因此,百世虧損也要上市的原因就很明顯了。
百世提交的招股說明書顯示,百世物流2014年凈虧損7.18億元,2015年凈虧損10.59億元,2016年凈虧損13.63億元,逐年擴大。到了今年上半年,百世的凈虧損開始放緩,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81.04億元,同比增長133%,凈虧損為6.24億元,與去年同期持平。
供應鏈模式本極高,使得百世過去在獲得近百億融資的情況下依然嚴重虧損。百世方面也表示,此次IPO所募集資金中的一半還將繼續投入供應鏈服務中。
4、結語
百世并不是第一家在美上市的中國物流公司。2016年10月,中通快遞正式登陸納斯達克,發行價為19.5美元,最高募資不超過14億美元。但上市當天便遭到破發,截至9月21日,中通快遞股價為14.99美元,較發行價下跌23%。
百世上市首日則反應良好。股價一度上漲超17%,最終報收于10.52美元,漲幅為5.2%。
在美上市后,如何講好故事成為了百世的下一個待解謎題。
- 7-3· IQAX助力TCL實現全球供應鏈數字化轉型 實現超5萬集裝箱智能追蹤
- 2-20· 大盛智慧供應鏈:深耕供應鏈領域,以專業鑄就卓越
- 2-20· 大盛智慧供應鏈:精準高效,打造電子元器件供應鏈一站式服務
- 2-12· SG 控股集團宣布收購鴻霖全球運輸公司股份,拓展全球供應鏈與物流服務
- 12-3· 大盛智慧供應鏈:一站式進口解決方案,滿足電子元器件行業需求
- 12-3· 大盛智慧供應鏈推出進口報關供應鏈金融服務,驅動企業降本增效
- 11-25· 第十四屆中國物流投融資大會 物流供應鏈領域多項成果首次發布!
- 6-17· 與國家戰略相向而行,百利威集團打造現代供應鏈服務“新質生產力”
- 5-14· 產業集團、物流集團、鐵投、城投、金控、產投等不同資源稟賦的國企該如何升級供應鏈服務?
- 12-11· 第26屆中國供應鏈技術與管理發展高級研討會在廣州成功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