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業轉型升級加速,“精準送達”成快遞新要求
當前,越來越多的快遞、電商企業紛紛推出高端快遞服務,正在加劇快遞高端市場的競爭。但總體而言,高端服務在快遞服務中仍屬于供不應求的業務。
當前,我國快遞業發展不斷加速。國家郵政局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173.2億件,同比增長30.7%。快遞行業在經歷了多年的野蠻式發展后,逐步進入到理性發展中,從過去的瘋狂壓價逐漸向注重服務質量轉變。
目前,國內跨省快遞的首重價格為10-15元之間,同城快遞首重價格在6-8元之間。一直以來,順豐在市場定位上走中高端路線,其跨省快遞服務的首重價格為20元/件,同城價格為12元/件。然而,隨著圓通、天天、京東等多家快遞企業紛紛推出高端快遞服務,并不斷加碼高端快遞市場,快遞高端市場早已不再是順豐“一枝獨秀”了。
快遞講究“兵貴神速”
近日,國務院法制辦就《快遞暫行條例(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從全國消協系統收到的約300條消費者所提修改意見看,消費者關注集中在前五位的問題分別是快件延誤、丟失、損毀的賠償問題;快遞企業義務及民事責任;貴重物品、保價和保險問題;行政監管及處罰;簽收問題。由此可見,快遞送達的時效性依舊是廣大消費者關注的重點。
在今年的網商大會上,馬云就曾表示,“我們還有七年時間,中國任何地方、任何城市、任何農村,貨物24小時之內必送到你家里面。全球范圍內,十年以后可以實現72小時送達。”目前,天貓與菜鳥聯盟已經把“當日達”和“次日達”的物流能力覆蓋到了全國1000多個區縣。9月1日,天貓還宣布將聯合菜鳥、安鮮達提供極速配送,以近期上架的陽澄湖大閘蟹為例,部分區域的消費者最快6小時就可以收到陽澄湖撈起的新鮮大閘蟹。
此外,跨境電商平臺也在“快”上大做文章。目前,網易考拉已建成全國“次日達”配送服務體系,聲稱有能力向全國主要城市與地區的消費者提供跨境商品“次日達”的服務。據網易考拉海購國內物流配送負責人韓笑介紹:“目前‘次日達’訂單量在全站訂單總量中占比將近30%。”同時,網易考拉的當日達配送服務體系的建設也已正式開始。
一直以來,跨境電商市場與國內電商市場最大的區別就在于配送時效。面對一些急用的日常快消品,消費者往往需要等待一周左右時間。依托跨境保稅政策提供的便利性,通過“次日達”全國配送體系的建設以及“當日達”配送服務的試點成功,網易考拉海購大大提升了跨境消費的物流體驗水準。
“精準送達”成快遞新要求
了解消費者的確切需求,以便對癥下藥,是不少快遞企業的重要工作。京東一位物流負責人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表示:“此前,在訂單運營過程中,我們發現用戶經常在購物時備注希望收貨的時間。就此,我們有針對性地對用戶進行了調研,發現有超過90%的用戶表示非常需要‘更精準的送達時間’。這其實是在快節奏、高壓力的現實生活下,消費者為有效把控時間,對電商物流服務提出了‘快’和‘準’的雙重需求。”
去年,京東推出“京準達”服務正是基于這一雙重市場需求,消費者購買“京準達”服務,便可以預約未來一周內任意一天在9:00到22:00之間(每2小時一個波次)精準收貨。近日,“京準達”服務再升級,將預約送達時間由2小時縮短至30分鐘,覆蓋范圍也實現大規模拓展。目前,“京準達”服務已經覆蓋246個城市,占到全國城市數的近75%,其中1小時精準配送服務覆蓋超過30個城市,30分鐘精準送達城市拓展至七個。
京東方面介紹,“京準達”服務升級的背后,不僅有京東物流自建的一整套先進的倉配一體化供應鏈在支撐,還有智慧物流的強助力。所謂倉配一體化是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平臺的支撐,對不同品類商品在全國地域、時間等維度進行精準的銷售預測,通過智能倉儲系統,將商品在全國范圍內進行智能分貨,商品提前配送至距離消費者最近的城市倉。再加上京東對配送區域的不斷細分,以及大數據對用戶歷次收貨時間的智能分析,不斷優化配送員的最佳配送路徑,不僅可以實現配送時效的提升,也使得“精準”這一訴求得以實現。
快遞定制化服務呈增長趨勢
除去時間精準外,消費者對快遞定制化服務的需求也日益增多。尤其是在網上購買奢侈品時,消費者對于快遞的要求會更加嚴格。國內購買奢侈品的消費群體多是中產階級或更高層人群,他們更加注重消費體驗。在電子商務中,商品配送到消費者手中的環節,是極為關鍵的終端環節,它非常直接地體現出購物體驗與服務質量。
今年618期間,京東上線了“京尊達”服務,是針對購買高端商品的用戶推出的一項專屬定制化配送服務:消費者不僅享受專人、專車、專線的頂級配送服務,同時還要求配送小哥年齡在25-35歲之間,身高170-185cm,駕駛經驗豐富,顏值高、形象好,普通話流利,且經過專業嚴格的商務禮儀培訓,并且座駕也由三輪車換成電動汽車。不過,目前該項服務只針對京東自營的奢侈品、珠寶首飾、手表品類中的部分商品,配送區域僅為北、上、廣三城市。
毫無疑問,對于快遞公司來說,奢侈品的門檻是比較高的。比如有些服裝要保持在相對恒定的溫度和濕度環境中,有些物品在保證安全的同時還要確保包裝與外觀的完好無損等等。如何保證貨物安全,對大多快遞公司來說是個大工程。中國實戰電商協會會長所志國表示,奢侈品的快遞定制服務較難推廣的主要原因在于,國內奢侈品電商在選擇配送時較為謹慎,而快遞人員流動性很強,因此缺乏行業忠誠度,末端配送人員盜竊的概率較高。盡管快遞行業設有相應的管理或者處罰系統,但奢侈品的快遞配送仍很難令人放心。
快遞行業有待轉型升級
隨著快遞行業的發展逐漸向精細化、專業化轉型,有關于快遞業已走出粗放式發展的言論不絕于耳。不過,中國快遞協會原副秘書長、驛永智庫創始人邵鐘林近日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表示,現在就說快遞行業已經轉型升級還為時尚早。快遞業近兩年確實在不斷發展,推出的高端業務也不斷增加,但業界也應該看到,高端業務在整個快遞服務中所占比例依舊不高,所以不能過于樂觀的評價目前的快遞行業。
“現在快遞業能做高端服務的企業并不多,不管是‘快’是‘精準’,亦或是‘定制’,都需要企業前期的大量投入,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且大部分企業都做不到在每一個細分快遞領域都有所涉及,這就導致高端服務在快遞服務中屬于供不應求的業務。”邵鐘林在提到高端快遞未來價格走勢時表示,目前看來,高端快遞服務不會出現快遞行業此前的超低價野蠻競爭。這一市場雖然是藍海,但快遞企業要想分得一杯羹依舊有難度。
快遞物流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提醒業界:“高端快遞業務的不斷出現,代表了我國快遞業的飛速發展。但同時也應當注意,不是必要性的高端快遞服務,有可能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交通資源的浪費,這是在平衡快遞發展和社會資源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 3-31· 驛站效率翻倍!良田快遞出庫儀實測:1秒1件、0漏掃、免云存儲
- 3-31· 數字化轉型“做什么”“怎么做”?首個國家標準明確了
- 3-24· 從服務升級看鐵路高質量發展密碼
- 3-10· 浙江加速交通設施數字化轉型
- 1-27· 快遞業迎來年貨寄遞高峰
- 11-18· 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1500億件
- 11-14· 快遞業務迎高峰 智能科技推動物流業“加速跑”
- 11-7· 數字化轉型,讓城市更美好
- 10-28· 快遞業務旺季啟動,單日業務量再創歷史新高
- 10-21· “快遞下鄉”十年 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率達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