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機會 宅急送能否靠跨境物流翻身
“這是宅急送最后一次機會。”2014年年底,宅急送獲得了復星集團、招商證券、海通證劵、弘泰資本、中新建招商股權投資基金五大財團的資金注入,創始人陳東升在戰略合作發布會上不止一次這么說。盡管快遞業的變化巨大,宅急送重新拾起了自己最擅長的B2B業務,不過這次它的眼光投向了更廣闊的跨境電商領域。
大開大合的跨境物流
宅急送由陳平和陳東升于1994年創立,在快遞業的蠻荒時代,宅急送在B2B領域中深耕了十余年,穩妥地掘到第一桶金,并奠定了自己在項目物流領域中的霸主地位。
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越來越多新的快遞公司在利潤豐厚的小件物流領域中日進斗金,面臨盈利瓶頸的宅急送也轉型做小件物流。當時,宅急送放棄了自己擅長的領域,踏入競爭激烈的C2C領域,在全國建立了很多網點,但是快速擴張導致資金鏈斷裂。宅急送第一次轉型以陳平離開而宣告失敗。
第二次轉型由時任宅急送董事長的陳顯寶操刀,他選擇了已成規模的B2C領域。但沒有抓住2012、2013年電子商務發展最迅速的時機,宅急送好像消失了一般。連宅急送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殷儉都說,宅急送沒有乘勢壯大是個“奇跡”——在競爭這么激烈的年代沒有死掉同樣是個奇跡。
2014年,陳東升回歸,并帶來了五大財團的戰略投資,宅急送接下來的方向被最終定為國內倉配業務和國際業務。殷儉告訴《天下網商》:“國內業務是為品牌商提供線上線下一站式物流服務,國際業務就是要打造一流的跨境電子商務綜合物流服務平臺。”
從跨境出口電商發展趨勢來看,接下去出口品類會快速增加,這意味著對行業中不同角色而言,機會也更多。隨著網民養成了互聯網消費習慣,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地區已經形成成熟的市場,而新興市場也在逐步跟進。海外倉將推動物流的快速運轉,多樣化的物流解決方案也會出現。
在現階段,跨境電商平臺已經上活躍著很多中小企業,但是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品牌商和貿易服務商參與到競爭中來。殷儉認為跨境電商物流發展的趨勢是:“大單變小,小單變大,供應鏈重心進一步下移,供應鏈可視化程度越來越高。”
“大單變小,小單變大”是指傳統貿易從B2B逐步轉變為B2C模式;然而在激烈的競爭中,消費者對購物體驗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于是又“小單變大”,即采用一般貿易的形式把產品發到海外,再通過海外倉作為中轉,加快物流效率,提升消費者體驗。這也是商務部前不久提出要在海外建100個海外倉計劃的原因之一。
“宅系列”打天下
“如果說去年是出境電商的藍海,那么今年就是進口電商的元年。”殷儉說。跨境電商前端模式繁多,后端物流配送環節因為太重,受各種政策影響也頗大,所以各家發展的側重點都有所區別,并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做及時調整。
過去,宅急送曾認為“中國制造+郵政小包”的模式天下無敵,但是隨著國家出臺“9610代碼”相關政策,試點多個保稅區等利好信息的放出,跨境電商的流程被逐漸透明化。這一切對于宅急送來說,都是推動海外倉建設的重要原因。“出口業務的透明化讓競爭趨向白熱化,設立海外倉的必要性逐漸體現。”殷儉以德國舉例,德國規定電商平臺所銷售的產品必須提供退換貨服務,這原本就是海淘的短板,如果沒有海外倉的支持,物流成本的高企會成為促成交易的最大掣肘。
現在很多物流公司其實都在布局“物流前”的動作,無論是建海外倉還是和當地的物流商合作,都是在試圖縮短物流時間并降低成本。現在業界都采用的郵政小包其實并不便宜,物流周期也不穩定,“誰能最先突破這層窗戶紙,誰就能占得先機。消費者永遠是被寵出來的,如果他用相同的郵費兩三天就可以收到海外包裹,那么他不會再選擇半個月的。”
基于現狀,宅急送推出了一系列產品,包括宅郵寶、宅特快、全球送、宅倉寶、宅進寶這五條業務線。宅郵寶和宅特快是基礎產品,分別可以理解成郵政小包的B2C模式和商業快遞B2B模式。全球送則是專線業務,它的模式早在2012年就有了雛形,宅急送當時和英國皇家郵政集團旗下的GLS合作,以中歐商務包裹快遞服務為突破口,一方面為歐洲客戶提供寄遞中國的快速通道,另一方面也為中國客戶構建向歐洲傳遞包裹的渠道,并在中國范圍內提供貨物攬收和相關服務。宅倉寶就是基于海外倉的出口模式,而宅進寶會以“保稅進、行郵出”的保稅模式來做。
宅急送雖然進入C端業務比較晚,但是它的基礎建設非常完善,這也算是宅急送第一次轉型留下來的“遺產”。目前,宅急送的取派網點有4700多個,覆蓋中國2000多個城市,一級分撥站點13個,二級22個,三級296個,還有干線網、干線班車119條,省地班車472條,地縣班車1377條,航空線路700條,倉儲網包含40個配送中心,48個地址倉,23萬平方米倉儲面積。殷儉認為,無論對出口業務還是進口業務,這樣的積累都具有非常強大的競爭優勢。
外倉布局瞄準未來市場
跨境電商的物流鏈條其實非常短,并沒有外界想的這么復雜。“我認為海外倉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價格戰一觸即發。”殷儉對國際物流接下來的競爭態勢做出判斷,物流是點和面的全面結合,有多年積累的宅急送底氣十足。
無論是阿里的“落地配”模式還是京東的自建物流模式,它們投資物流的目的都是更好地賣貨。殷儉希望打造一種“宅急送模式”,即中立的流通商,“我們只是物流平臺,我們沒有支付平臺也沒有電商平臺,所以我們想在物流平臺中做‘專’,今后業務會聚焦在倉配上,無論是國內倉還是海外倉。”宅急送現在在做的是進一步整合電商倉、企業倉、海外倉等各個平臺的資源,制定線上訂單分配系統,通過宅急送的混合配形成高效的物流體系。
所以相比基礎的宅郵寶、宅特快業務,宅急送更關注的是基于海外倉的全球送、宅進寶、宅倉寶三項業務,因為未來的趨勢是大單變小、小單變大,以及供應鏈下沉。國外很多國家對郵政小包的限制需要通過海外倉的模式來規避,比如說俄羅斯的服務業代稅,德國的無條件退換貨,澳大利亞的落地征稅等政策。
殷儉透露,宅急送接下來會立足海外倉的布局做出口業務,結合倉庫管理系統以及進口系統實現對貨品的管理,幫賣家解決物流問題,同時提高消費者體驗,解決后續一系列的退換換貨等服務問題。“我們希望通過海外倉,讓貨物在訂單產生前到達目的地國家,然后通過系統管理實現目的地國家的落地配。”
(9610代碼:海關總署在2014年2月7日發布公告,增列海關監管方式代碼“9610”,全稱“跨境貿易電子商務”,也就是說,海關為跨境電商增設了一個監管方式代碼。)
- 7-18· “大黃山”能否成為旅游“大灣區”
- 10-20· 手機“會輕功”?榮耀最近被曝光的這款新機夠吸睛
- 4-26· 最后的旗艦:LG V70 現身 Geekbench,搭載驍龍 888,或已量產
- 5-25· 物流的最后一公里到底是什么樣的?
- 5-12· 快遞“最后100米”路在何方?
- 11-4· 最后一天!iPhone5再不升級就告別手機舞臺
- 8-31· 最后一個月!東莞已關停近2萬家企業!還有幾千家要整治!
- 8-20· 打響翻身仗,城鄉冷鏈物流建設將迎大發展
- 8-13· “最后一公里”的美好傳遞,蘇寧“火箭哥”將服務帶到偏遠小鎮
- 5-23· 新疆最后一個不通鐵路的地區開通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