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完成32億件快遞 快遞業務量和業務收入同比上升環比下降
國家郵政局8月15日公布了2017年7月郵政行業運行情況。7月快遞行業整體呈現良好上漲勢頭和高景氣度,但環比6月則呈現出業務量和收入雙降的現象。
統計顯示,1-7月份,郵政行業業務收入(不包括郵政儲蓄銀行直接營業收入)累計完成3575.7億元,同比增長23.8%;業務總量累計完成5074.4億元,同比增長32.7%。
其中,郵政服務業務總量累計完成945.9億元,同比增長26.3%;郵政寄遞服務業務量累計完成136.4億件,同比下降0.1%。
快遞業務方面,1-7月,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205.2億件,同比增長30.3%;業務收入累計完成2572.9億元,同比增長27%。
記者對比看到,6月份,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完成34億件,同比增長32.1%;業務收入完成419.9億元,同比增長29.6%。7月的快遞業務量和收入較之6月有所下降。7月完成快遞業務32億件,完成業務收入391.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8.4%和25.8%。相當于每天完成超過1.03億件快遞,每單收入12.64元。
今年4月,國家郵政局的統計數據中,全國快遞業務量和收入也曾出現過環比下滑的現象。
有快遞行業人士指出,快遞業務與電商行業聯動效益明顯,7月本就是一年當中的淡季,且6月有電商節各電商搞促銷所以各大快遞公司業務量大幅增長。
在區域細分比較中,異地快遞業務量占全部快遞業務量的74.6%,業務收入占全部快遞收入的51%,是快遞業務的核心部分。而同城快遞業務的比重同比有所下降,國際/港澳臺業務量的比重基本持平。
在對全國城市的快遞業務收入統計中,上海、深圳、廣州、北京和杭州成為全國前7個月快遞收入最高的前5大城市,其中上海的快遞收入遙遙領先,達到445.5億元,排名第二的深圳的快遞收入則不足上海的一半,達到202.99億元。此外,以小商品著稱的金華(義務)市快遞業務量和收入都在全國排名靠前。
在快遞業務發展迅速的同時,呈現出明顯的區域集中、品牌集中的特點。東、中、西部地區快遞業務量比重分別為81%、11.7%和7.3%,業務收入比重分別為81%、10.8%和8.2%。
快遞與包裹服務品牌集中度指數CR8為77.8,較1-5月有所上升。
事實上,順豐控股、圓通速遞、申通快遞、韻達股份四大快遞“巨頭”先后齊聚A股之后,關于快遞行業行業集中度提升的趨勢已受到業界的關注。多名行業專業人士認為,快遞行業將呈現出加劇分化的現象,優勢企業將更加突出。目前四大快遞企業暫未公布上半年業績,僅新寧物流(300013)發布上半年業績預告稱,今年上半年預計凈利潤為3460萬元-3600萬元,同比增長637.65%-667.49%。
- 3-31· 驛站效率翻倍!良田快遞出庫儀實測:1秒1件、0漏掃、免云存儲
- 1-27· 快遞業迎來年貨寄遞高峰
- 11-18· 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1500億件
- 11-14· 快遞業務迎高峰 智能科技推動物流業“加速跑”
- 10-28· 快遞業務旺季啟動,單日業務量再創歷史新高
- 10-21· “快遞下鄉”十年 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率達98%
- 10-10· 快遞業務收入9個月超萬億元
- 7-29· 二季度快遞服務全程時限縮短至53小時
- 7-8· 快遞業新發展模式,開拓行業增長新空間
- 5-13· 上升的中老鐵路客貨運輸體量增進民生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