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搶快遞生意的京東,下一張大網是2B還是冷鏈?
京東集團CEO劉強東再次成為物流行業熱門,他表示:“民營物流只能是2+1結構——京東和順豐會成為兩大物流巨頭”,“還有一家高度依賴于平臺的搬磚頭、打醬油者!”
更為重要的是他還說:“京東物流未來五年來自于京東平臺的收入必須低于一半才能成功!十年后不超過20%!”
全面搶快遞生意的京東,下一張大網是2B還是冷鏈?
劉強東微頭條截圖
京東野心是
下一站的阿里?
① 10年后物流比肩順豐?一句話掀起巨浪。仔細讀這番話,暗藏的是京東比肩阿里,甚至趕超阿里的勃勃野心。
據悉,不久前順豐敢和菜鳥公開互懟,有一個堅強的底氣就是業務量只有不到20%依賴淘系平臺。而京東物流成立獨立子集團后,劉強東公開“KPI”考核要求——10年后不超過20%收入來自平臺,并明確稱唯剩下京東和順豐兩大物流巨頭。
② 順豐是該開心還是擔心?不知道順豐聽了是開心還是糾結,雖然被夸贊,但立刻迎來的是有競爭意圖的對手京東,這也代表京東正式大范圍搶奪第三方業務,雖然短時間內與順豐的競爭就如劉強東說的“有一點”,更受影響的是通達系。
因為根據公開資料顯示,隨著京東向綜合性開放平臺發展,目前第三方業務量與其自身自營業務持平,而第三方商家中有一半左右選擇的是通達系快遞。由此推測,京東最先下手搶奪的就將是這部分客戶。
③ 京東率先搶奪快遞生意?曾經京東物流開放被質疑將與通達系等快遞展開競爭,京東方面予以否認,認為因為模式不同,重合業務占比不大,不存在競爭關系。但當大體系還未建成、大生態還未形成時,這部分重合業務成為門檻最低,最好下口的蛋糕,從劉強東的聲音來看,京東是準備由此下口了。
此外,劉強東的公開發言中,從物流看是有雄心把物流子集團做成第二個順豐,而反過來看,順豐淘系業務量20%,而要成為第二個順豐的京東物流也要求占京東平臺的20%,這是明確宣告:10年后趕超阿里啊!
京東618第三方
快遞參與度或降低
① 恰逢618還要不要快遞企業幫忙?但劉強東在這時候說出這樣的話,不知道有沒有考慮過618大促的送貨壓力。
還記得今年初,快遞網點跑路癱瘓的事件么?當時有快遞員三問劉強東,其中就提到“京東一半快遞是我們在送”。雖然占比數據不一定準確,但大致意思大伙都明白,京東物流在偏遠地區或者促銷時期要依靠不少的第三方物流企業。
而今年的618有點不同,天貓正式喊出618“理想生活上天貓”,消費升級,貓狗之間的品牌戰打響,因此促銷力度空前,快遞壓力也是可想而知。
那這時候說要搶奪快遞客戶,不知道是不是做好準備不再使用其他快遞企業。
② 眾包和智能設備化解大促壓力?此前,劉強東曾宣布京東未來十二年只有三樣東西:技術!技術!技術!加上近段時間,京東在西安、宿遷等地動作不斷,無人機、大數據等智能化設備和系統大手筆布局,可見其對物聯網和智能社會的看好程度。
據京東物流CEO王振輝介紹,今年京東的物流速度要靠“智慧運營”來保證,因此作出的準備工作有啟動9個“亞洲一號”,正式投入使用無人車、無人機、分揀機器人等黑科技,全面鋪開約2萬條“干支空鐵”運輸線,上萬輛運輸車24小時發車,更值得注意的是一個近300萬眾包運力的支持。
據菜鳥方面公布數據,中國電商物流的人員總數在220萬。這樣一支300萬生力軍的加入,不知道是不是意味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參與度下滑?
1/3物流網建成
下一張輪到誰?
① 京東中小件和大件網絡建成。同時,第一物流全媒體·現代物流報記者注意到,近期京東中小件物流網絡正式完成中國大陸所有區縣的全覆蓋,京東宣布完成六張大網1/3建成。或許這兩張對京東開放意義最大的網絡也是京東物流入局品牌爭奪戰的底氣。
四個月前,西藏自治區墨脫縣京東配送員用11天翻越海拔5000米高山、走過了川藏最兇險的路段,把一臺冰箱送到墨脫縣的一位用戶手中,其全國大件物流網上的最后一個盲點被補上。
而5月26日,京東和田配送員齊海洋完成的一個小件包裹配送則標志京東中小件物流體系的大陸區縣全覆蓋。
② 下一張建冷鏈網可能性較低。曾經的京東一直宣稱自己有三張大網——中小件、大件和冷鏈網絡,直至物流開放、成立獨立子集團,進化為六張大網——中小件、大件、冷鏈、跨境、眾包和B2B。現在最先發展的2張網絡——大件和中小件宣布完成,下一步率先建成的會是哪張?
可以發現京東近期率先完成空間布局的網絡都在最先開始建設的3張大網中,按照這種規律,下一張會不會是冷鏈網絡呢?可能并不這么簡單。
③ 冷鏈網成本高回報期長。一方面是冷鏈物流難度非常大,成本很高。
據京東冷鏈物流規劃的負責人介紹,目前京東生鮮冷鏈有10個倉庫,全溫層覆蓋城市是76個,所有生鮮商品能夠覆蓋的城市是270個,這距離全國覆蓋有點遙遠。更何況當下,行業內的平均損耗率在15%-20%,雖然京東自稱相比這個數據,京東要低5個點以下,但這個數字相比美國、日本、韓國等控制在10%-12%的基本水準,顯然還未形成競爭力。
而京東要做的事情也涉及整個供應鏈,既需要用電商反推上游,差異化競爭優化商品品質,又需要改變整個中國農業的分散狀況,形成規模化、標準化、自動化生產,這顯然不是幾個朝夕能完成的。
更為關鍵的是生鮮電商的滲透率只有1%,雖然未來是廣闊的,未來規模是萬億級,但這個用戶培養過程太過漫長,并不值得京東現在就大范圍去鋪設。
④ 或暫不愿與順豐冷鏈直面對抗。另一方面,從劉強東的話中揣測,B2B網絡的建設動作可能會更快。“有一點競爭但都可以成長為巨頭”,這句話非常明顯,京東不想這么快直面順豐,競爭控制在可控的必要范圍內。
但順豐在生鮮冷鏈方面的優勢是不用質疑的,之前國家郵政局調停順豐菜鳥糾紛,就提到影響荔枝等水果的配送可以證明。如果京東這么快大步伐入局冷鏈,競爭可能就不是一點點。
⑤ B2B網絡或是京東當下之急。而B2B涉及京東的一號工程——新通路,無論是百萬便利店計劃,還是京東家電專營店、母嬰體驗店,都建立在一張完善的B2B物流網絡。更重要的是,消費升級背景下,品牌爭奪對平臺的供應鏈服務能力要求很高,這張B2B大網的搭建速度就顯得尤為關鍵。
此前,一位接近京東的人士曾表示B2B網絡搭建速度很快。京東物流副總裁、物流規劃發展部負責人傅兵也曾說過,B2B并不會單獨成網,而是搭建在原有的物流網絡大體系中,雖然路徑規劃和操作流程并不完全相同,但能利用的現成資源有很大比例。這就意味著,后續搭建工作量大幅減少,鋪設速度會非常迅速。
受這張網絡影響的各方顯而易見,不知是否已經準備好應對策略?
- 3-31· 驛站效率翻倍!良田快遞出庫儀實測:1秒1件、0漏掃、免云存儲
- 1-27· 快遞業迎來年貨寄遞高峰
- 11-18· 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1500億件
- 11-14· 快遞業務迎高峰 智能科技推動物流業“加速跑”
- 10-28· 快遞業務旺季啟動,單日業務量再創歷史新高
- 10-21· “快遞下鄉”十年 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率達98%
- 10-10· 快遞業務收入9個月超萬億元
- 7-29· 二季度快遞服務全程時限縮短至53小時
- 7-22· 深圳全面建成超大城市數字電網
- 7-18· 北京全面進入企業開辦“e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