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冷鏈物流市場即將井噴,誰能拔得頭籌?
按照中物聯冷鏈委的數據,中國冷鏈物流市場在2017年將達到4700億元,醫藥冷鏈物流市場達到800億元,生鮮電商在2017年的規模應該能達到1000億,按照冷鏈物流成本占據產品銷售額的30%計算,也會形成一個300億左右的冷鏈物流市場。如此龐大的市場吸引了大量的社會資本紛紛投入到冷鏈物流行業,九曳供應鏈一家專注生鮮電商的冷鏈物流公司融資2億美金,成為目前為止2017年最大的融資案例。
但是從行業協會統計數據來看目前中國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的利潤率平均在3%到5%,如此巨大的市場,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利潤率如此之低,讓我們不得不認真思考一下,這個行業怎么了?大量的社會資本投入到這個行業,如此低的利潤率何時能收回投資成本?
據冷鏈物流行業的資深專家分析,中國冷鏈物流之所以不掙錢,就是本身的運營成本太高,同時冷鏈物流資源共享程度太低,上下游產業鏈的業務不協同導致大量資源的浪費與閑置,這就導致了產業鏈上游的食品藥品企業對物流成本叫苦不迭,下游的物流公司對微薄的利潤猶如吃的雞肋。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未來中國物流的發展競爭之道就在于誰能盡可能的整合更多資源,加大資源共享程度,提高上下游企業的協同效率,誰就能在這個行業真正掘金的企業。
縱觀國內這些有名的大的冷鏈物流企業都在這個共享資源上下功夫,原來從事普貨物流的一些平臺公司都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由于其中大部分平臺都是靠補貼方式吸引上下游企業上平臺,導致規模越大補貼越多,全靠融資支撐,基本上沒有盈利的。如此殘酷的市場競爭,仿佛讓我們看到一堆堆白骨躺在沙場上。
如果這些企業都很難拔得頭籌,這物流江湖還能有誰呢?最近新三板披露的擬掛牌的河南紫云云計算有限公司引起資本市場注意,從股份轉讓說明書上看到的應該是傳統軟件開發與系統集成企業,但是正在向冷鏈物流業務轉型。
我在網上搜索下紫云股份,才發現其三年前就已經開始轉型冷鏈物流,其獨特的以物流滴滴開創中國第四方冷鏈物流新商業的模式,一方面通過食安寶和藥安寶app為食品藥品企業提供免費的追溯服務,另一方面通過大規模整合個體司機資源建設紫云司機聯盟,把運輸資源下沉到最低,使其具有競爭的成本優勢。
更讓人驚嘆的是紫云股份在三月底拿到無車承運的牌照,四月份前兩周就拿下了雙匯、美邦、北冷、邦仁、金絲猴等將近2000萬的冷鏈物流服務合同,這是什么節奏?難道未來能在冷鏈物流江湖拔得頭籌的冷鏈物流企業難道是紫云股份?我不會看走眼吧!
- 5-6· 中國鐵路北京局五一假期運輸首日發送旅客125.9萬人次
- 3-24· 中國鐵路,鋪就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軌道
- 3-17· 菜市場悄然蛻變 引領旅游消費新風尚
- 2-28· 中國重汽HOWO新能源輕卡:電力“馬拉松”,想贏就能盈!
- 2-26· 中國重汽輕型汽車即將首秀北京國際房車展,實力新車搶鮮品鑒
- 2-24· 市場監管總局:鼓勵、支持、保護民營企業加快發展
- 2-20· 從殘值焦慮到高效流通:解析中國重汽二手車全價值鏈運營的創新之路
- 2-17· 2025旗開得勝!中國重汽1月銷量強勢開局,全年熱銷啟幕!
- 2-17· 1月份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呈現季節性回落
- 2-7· 中國重汽新春短劇暖心收官:與卡友雙向奔赴,共繪最美全家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