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升級下的家電零售業:物流成行業痛點
近日,京東高調宣布要在全國范圍內開設1萬家家電專賣店,并且聲稱自家平臺在2016年就已經成為全國最大的家電零售商,言語之中透露出那股包攬“線上線下”零售老大的氣勢。
不過自命不凡的蘇寧可不樂意,畢竟家電零售想要做起來不是那么容易的,而且蘇寧也知道想做線上線下一體化,物流配送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而蘇寧更是早在1999年就開始發展自營物流,此后還收購了天天快遞,大大提升了其線上平臺的用戶體驗。
縱觀家電行業,當下正面臨著消費升級這一巨大的發展機遇。此前銷售不溫不火的小家電品類如榨汁機、干衣機等,近來的銷售數據也有所好轉。
而整個家電行業雖然在過去幾年內競爭激烈,但是市場依舊存在發展的契機。隨著傳統家電零售渠道日趨沒落、新零售渠道的崛起,市場格局正在被改寫。
對于投資者而言,想要投身于這一場洪流,了解這個行業的現狀必不可少。
如今的消費升級,其實歸結到供給端,還是商業模式與運營模式的升級。對于參與者來說,為消費者帶來良好的購買體驗,表現在為用戶解決家電購買過程中的所有問題,例如設定收費保準、讓用戶享受到好的服務還不花冤枉錢。
另一方面,如果平臺方能夠引入更多的商家、品牌,豐富消費者的選擇,并設置品質反饋評價系統,將有助于倒逼家電制造產業升級,對于提升行業的平均發展水平,也是一個較大的助力。
不過,客觀來講,家電行業經營不易,最近一年多來,實體店、垂直網店關門熱潮此起彼伏。不管是電子商務還是實體店面,都有其運營上的短板。但是如今在家電零售渠道上,兩個陣營相互融合的現象并不多見。
總體來看,我國家電零售行業的競爭,將會集中在配送、倉儲等物流環節,以及面向上游的規模化采購能力。
而且,現有的家電零售行業,最大的問題還是物流成本,從城市到農村商家店面的配送成本,是工廠到區域代理商物流成本的3倍。因此,如何優化這“最后一公里”的物流成本,也是行業現存的痛點。
據《中國家電流通行業商業模式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的分析,近年來我國家電零售市場規模穩步上漲,增速已經超過10%,預計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行業的市場規模還會繼續擴大,而投資者想要怎么入局,還需要從多個維度進行考量。
- 11-14· 拓寬消費幫扶通道助力鄉村振興
- 11-7· 鐵路“小升級” 旅客“大方便”
- 10-10· 開通消費幫扶信息平臺助力鄉村振興
- 8-8· 高溫下的鐵路檢車人
- 6-30· 高溫下的堅守
- 6-13· 生產消費協同發力 重慶新能源汽車產業“加速跑”
- 5-26· 廣東消費援藏助力西藏鄉村振興
- 5-16· 提質升級只為更好的遇見
- 4-25· 疫情下的交通保障跑出“中國速度”
- 3-21· 陜西消費幫扶加速脫貧地區產品“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