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和物流存在的問題是電商的“死穴”
最近,圓通等快遞公司出現了物流配送而導致電商發貨擠壓的問題,一度引來了京東等電商大佬們的關注。從全國的情況看,這個問題似乎并沒有體現得特別嚴重。但從根本上來說,這已經在提醒:快遞和物流是電商的“死穴”,的確要將這個“后院之火”扼殺在萌芽之中。尤其是當電商的體系越來越龐大的時候,快遞和物流問題不能給電商拖后腿。
事實上,當年電商興起的時候,快遞和物流問題就是很多分析師最為擔心的一點。一是影響到消費者體驗,誰都不愿意碰到遲遲不能收件、購物體驗不好的電商;還有一點就是,當電商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后,快遞和物流成本便是很大的一塊支出,特別是在電商形成了龐然大物之后,快遞和物流這個支柱是否能夠支撐得起日益龐大的電商身軀,就成為一個問題。
顯然,現階段,電商與快遞物流發展的速度不相匹配。電商發展速度顯然快過快遞和物流的發展速度,由此導致不平衡。一個最為明顯的例子是:春節、國慶這樣的長假,電商往往停擺,聲勢變弱,就是因為快遞停滯。這次快遞問題的確有春節假期的因素,但根本原因已經暴露了快遞發展跟不上的諸多問題。尤其是一直靠低端勞動密集型維持的快遞業,恐怕需要與時俱進了。問題隨之而來:當快遞小哥抱怨收入太少、寧愿送外賣的時候,或許快遞費用有可能會提價,由此又會影響到人們對于電商的熱情。
綜合來看,將電商體系和快遞物流體系融合,多元化、集約化發展或許是一條路,這也正是京東、蘇寧等電商紛紛搭建自家物流配送中心的原因。但這是一個綜合體系的問題,如果電商通過參股、自建、合作等多種方式吸納了快遞進來之后,電商的發展模式乃至盈利模式都要隨之而變,畢竟零售業和快遞業在本質上還是有著很大的差別。
情同手足,互為依存。沒有快遞物流的保證,就沒有電商的明天。無論如何,這個“死穴”必須解,就看電商大佬們怎么“出大招”了,光有抱怨恐怕是遠遠不夠的。
- 3-31· 驛站效率翻倍!良田快遞出庫儀實測:1秒1件、0漏掃、免云存儲
- 1-27· 快遞業迎來年貨寄遞高峰
- 11-18· 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1500億件
- 11-14· 快遞業務迎高峰 智能科技推動物流業“加速跑”
- 10-28· 快遞業務旺季啟動,單日業務量再創歷史新高
- 10-21· “快遞下鄉”十年 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率達98%
- 10-10· 快遞業務收入9個月超萬億元
- 7-29· 二季度快遞服務全程時限縮短至53小時
- 7-8· 快遞業新發展模式,開拓行業增長新空間
- 3-18· 青海快遞進村覆蓋率達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