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平涼:水肥一體化玉米示范田測產創新高
9月24日,在甘肅省平涼市涇川縣荔堡鎮西關村,一場現場觀摩測產會在博奧農業科研基地的百畝水肥一體化玉米高產示范田舉行。
測產專家組對示范田進行了實收實測。他們按照玉米測產標準,測量種植面積、玉米實收產量、出籽率,折合14%標準糧水分,最終折算出實際產量。“畝產量達到1310公斤!”專家宣布結果,現場掌聲雷動。
今年初,平涼市農業科學院、甘肅博奧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與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合作,在博奧農業科研基地應用水肥一體化玉米高產技術,通過實施“土地精細耕整+選育耐密品種+寬窄行種植+導航播種+滴灌水肥精準供應”等集成技術,破解平涼以往種植密度偏低、田間管理粗放導致的產量不穩、水肥利用效率較低等問題,進一步提高糧食產量。平涼市農業科學院黨委書記、院長張國鈺說,通過采用各項技術,示范田最終達到了畝產1300公斤玉米的目標,創下新高。
示范田高產的秘訣之一是水肥一體化。“每個地塊都配有水肥一體化滴灌設備,可實現精準灌溉、施肥,和傳統方式相比,不僅節水節肥、省工省時,還增產增效。”平涼市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張素梅介紹,“水肥一體化滴灌設備可以對生長期玉米實施精準施肥與給水,讓玉米實現密植,達到高產。”
高產的另一個關鍵是品種。“良法需配良種,要實現玉米單產的新突破,品種亦是關鍵。在示范田,我們選擇‘博奧521’,這個品種高產、優質,千粒重高達436克,綜合抗性強、適宜密植。”甘肅博奧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旭東介紹,在隴東地區,大田生產以每畝4500株玉米為宜。在水肥一體化種植模式下,將原來均等的行間距改為寬窄行,玉米種植密度可增至7500株/畝,既保證玉米通風透光,又確保水肥供給,最終實現了高產。
近年來,平涼玉米種植面積逐步擴大,平均年種植總面積超140萬畝,平均畝產674.3公斤,總產97.93萬噸。“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優化技術集成,篩選適宜品種,探索適宜在全市示范推廣的旱作玉米水肥一體化生產新模式,并在平涼進行推廣種植,提高糧食作物產量。”張國鈺說。
- 3-31· 甘肅慶陽:借力“東數西算” 建設智算之城
- 3-31· 甘肅民勤鄉村“數字精英” 構建農產品數字化供應鏈體系
- 12-12· 甘肅蘭州發放首批大學生留蘭倍增計劃房票
- 12-2· 甘肅隴西多措并舉培育高新技術企業
- 9-23· 甘肅:革命老區邁上新賽道
- 9-5· 甘肅點亮民眾消費“煥新”生活
- 9-5· 甘肅加強種質資源保護 繁育更多好藥材
- 8-19· 甘肅迭部:產業“陽光”灑入“美味”山林
- 7-15· 甘肅:科技專員成為助企發展“自家人”
- 5-23· 甘肅渭源科特派推動特色產業“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