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渭源科特派推動特色產業“開花結果”
“在大棚種植玫瑰花,土地基質是關鍵。考慮到玫瑰花的生長習性,最好選擇光照充足、排水性良好、偏酸性的肥沃土壤……”日前,甘肅省渭源縣科技特派員服務團成員郭芳在上灣鎮南谷玫瑰專業合作社為花農現場示范,講解玫瑰高產栽培的新技術。
甘肅省渭源縣科技局按照“四群八鏈”產業體系組織了科技特派員服務團。連日來,服務團成員深入田間地頭攻克中藥材、玫瑰花、草莓等特色產業種植企業的技術難題,推廣渭源縣特色產業最新種植技術,圍繞相關問題“精準把脈、對癥開方”。
“在玫瑰種植過程中,一直都有科技特派員來指導推廣新技術。”南谷玫瑰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侯成龍告訴記者,“他們手把手教我們,讓我們種出的玫瑰花又大又好,顯著提高了收入。”
侯成龍介紹,合作社在科技特派員的幫助下,已種植26個品種4萬多株玫瑰。其中,“卡羅拉”“高原紅”“艾莎”“紫霞仙子”在花卉市場的銷量非常好。此外,在玫瑰花種植過程中,合作社還聘用周邊閑置勞動力到基地務工,有效帶動了周邊村民增收。
記者了解到,像郭芳一樣服務在基層產業生產一線的科技特派員不在少數,科技特派員尤世煒就是其中一員。這幾天,他正在渭水源藥業科技有限公司白條黨參種植基地,幫助農戶掌握道地藥材的標準化種植技術。
“種植高品質道地中藥材,需要以企業為主體,以科技為支撐,帶動農戶進行標準化種植,力爭實現全鏈條的閉環管理,從根本上保證中藥材質量。”尤世煒說。
渭源縣以構建“四群八鏈”現代產業發展體系為抓手,采用“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截至目前,在科技特派員服務團的參與下,渭源縣建成黨參、黃芪和當歸有機藥源基地3200畝,建成中藥材標準化生產基地10萬畝,輻射帶動全縣完成中藥材種植35萬畝。
同時,渭源縣科技特派員服務團以中藥材全產業鏈提升為方向,以建設“全國精制飲片加工基地”為目標,重點服務中藥飲片、中藥提取物、中藥配方顆粒等生產,推動中藥材全產業鏈發展。通過標準化推進、科學化管理,渭源縣提升了中藥材產業的競爭力。
“今年以來,已有80多名科技特派員服務在助力產業發展的基層一線。”甘肅省渭源縣科技局局長李霞介紹,“這些科技特派員建立‘一對一’長效工作服務機制,聚焦產業發展、技術培訓、人才培養等方面,奔赴一線開展精準技術服務。他們實現了科技創新要素與鄉村產業‘零距離’對接,為助力縣域產業高質量發展、實現鄉村振興提供了科技支撐和智力保障。”
- 3-31· 甘肅慶陽:借力“東數西算” 建設智算之城
- 3-31· 甘肅民勤鄉村“數字精英” 構建農產品數字化供應鏈體系
- 12-12· 甘肅蘭州發放首批大學生留蘭倍增計劃房票
- 12-2· 甘肅隴西多措并舉培育高新技術企業
- 10-17· 甘肅平涼:水肥一體化玉米示范田測產創新高
- 9-23· 甘肅:革命老區邁上新賽道
- 9-5· 甘肅點亮民眾消費“煥新”生活
- 9-5· 甘肅加強種質資源保護 繁育更多好藥材
- 8-19· 甘肅迭部:產業“陽光”灑入“美味”山林
- 7-15· 甘肅:科技專員成為助企發展“自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