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廈門:能源自平衡零碳園區的“減碳經”
廈門象嶼綜合保稅區是國內首個零碳排放綜保區。日前,記者走進這個園區,探尋其碳排放與碳吸收自我平衡的“秘訣”。
在綜保區集裝箱碼頭,電動叉車、電動托盤搬運車、電動物流運輸車等物流設備正在忙碌。它們在綜保區零碳園區建設中“功勞”可不小。
“以電動叉車為例,2017年以來園區內45臺叉車全部‘油改電’。相較傳統叉車,一臺電動叉車一年可減少柴油使用量6.2噸,實現二氧化碳減排量約19.5噸。”廈門港務物流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黃強說。
打造綠色裝備體系,是象嶼綜保區零碳園區建設的重要一環。2012年以來,綜保區內的照明、散熱等設施設備,陸續完成新能源、低能耗改造;碼頭作業設備電動化率達100%,生產設備電動化比例達到50%。
象嶼綜保區還通過構建綠色能源體系,做好能源降耗減碳“加減法”。從高處俯瞰,綜保區倉庫屋頂一塊塊光伏發電板整齊排列,形成一個個屋頂“發電廠”。目前,其光伏發電板鋪設面積約6萬平方米,年發電量970余萬度。
“綜保區年自用電約351萬度,用‘綠電’替代傳統能源,相當于每年節約3077噸標準煤、減排9753噸二氧化碳!秉S強介紹,園區還配套建成2.5兆瓦的儲能電站,通過“調峰填谷”降低能耗。園區光伏發電余電上網,助力了更多低碳應用場景建設。
2023年2月,廈門港務物流有限公司依托象嶼綜保區光伏“綠電”建設的象嶼自貿城智慧充電站正式投入運營。根據每日前來充電的車輛數量和能耗計算,該充電站一天可助力節約標準煤4.8噸,實現二氧化碳減排12噸。
數字化賦能是象嶼綜保區零碳園區建設的另一關鍵環節。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借助與海關、海事、邊檢等的數據對接,象嶼綜保區實現了企業報關和通關無紙化、自動化。2017年以來,綜保區還建設了港務智慧物流平臺系統、廈門港電智能光伏主站系統等。
“經過運行管理系統數字化轉型,有效提升了園區運行效率,節約了各項運行成本!比蛭锪鳎◤B門)有限公司倉庫經理陳紅軍介紹,如園區內的海潤集裝箱碼頭經過智能化改造,綜合生產效率提高10%、節能率達18.94%;助力全港通關效率提升20%,物流鏈年碳排放量減少2822噸。
2022年,經中國船級社認定象嶼綜保區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實現碳中和;2023年,象嶼零碳綜保區項目獲評生態環境部“2022年綠色低碳典型案例”!跋乱徊,我們將繼續推進工藝、技術、裝備升級,搭建更多臨港智慧化、綠色低碳應用場景,推動象嶼綜保區綠色高質量發展!睆B門自貿片區管委會規劃建設局局長張慧瓊說,將把這些經驗復制到其他園區。
- 3-10· 福建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項目最高可獲75%中央獎補
- 2-3· 廈門剛剛發布!住房公積金政策調整
- 12-23· 福建廈門港實現岸電建設全覆蓋
- 12-12· 福建:下好科技與產業創新“融合棋”
- 12-2· 福建漳州加快打造東南沿海清潔能源重鎮
- 12-2· 廈門:搭建平臺引才 促進成果轉化
- 11-21· 福建省工信廳:主體融合打通制造業企業倉配堵點
- 11-21· 福建省交通運輸大規模設備更新供需對接活動在寧德舉辦
- 11-14· 福建:大力推進科特派成果轉化
- 11-14· 福建創新探索公開數據資源開發利用 讓數據資源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