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了么與愛德基金會聯手,試點為特殊困難老人提供送餐補貼
7月29日,餓了么與愛德基金會宣布,對“爸媽食堂”公益項目進行服務升級,雙方將在眾多愛心商家的支持下,在北京市朝陽區試點為特殊困難老年人提供愛心配送補貼,通過送餐上門服務提升他們居家養老的用餐體驗。
“爸媽食堂”是餓了么與愛德基金會聯合打造的公益項目,平臺愛心商家以交易捐的模式籌款,為社區的特殊困難老人提供公益午餐,以及年度的生日會、節日聚會等關懷活動。首個“爸媽食堂”已在北京月壇街道掛牌落地,自5月6日起,每天為50位老人提供免費午餐。
今年83歲的伊奶奶來自農村,老伴前幾年去世了,兒子也不在身邊,有了“爸媽食堂”之后她每天都能吃上熱乎的午餐。“特別感謝‘爸媽食堂’項目,感謝關愛我這樣獨居老人的愛心商家。”伊奶奶表示。
29日,農夫山泉、蜜雪冰城、幸運咖、張亮麻辣燙、牛約堡、辛香匯、哈靈面館、東發道、好人民間小吃、茶百道等10個參與捐助“爸媽食堂”的愛心品牌代表來到“爸媽食堂”進行愛心探訪,除了給老人們帶去問候與禮物之外,也陪幾位壽星度過了難忘的生日。
“用愛帶動更多人參與公益是蜜雪冰城的理念,”蜜雪冰城四大區外賣負責人楊勁表示,“‘爸媽食堂’這樣的公益項目與我們的‘有愛’文化非常契合,因此很高興我們的很多門店積極報名參與,讓愛在全國各地生根發芽,也能為讓更多老人的晚年生活多一份‘甜蜜’。”
首個“爸媽食堂”落地近3個月,愛德基金會與餓了么也基于老人的反饋對于項目運營進行了新的優化設計。“對于有些出門不便的老人來說,他們更加急切的需求,是希望能提供送餐上門的服務。如果能夠解決配送的問題,可以提升更多老年人的居家養老用餐體驗。更大范圍實現‘爸媽食堂’項目的服務覆蓋。”愛德基金會“爸媽食堂”項目負責人表示。因此,雙方決定升級項目模式,為出門不便的特殊困難老人提供配送補貼,由餓了么提供送餐上門的服務,8月起在朝陽區開始試點。
餓了么公益事業部總經理徐昕哲介紹,餓了么已將助力提升老年助餐服務確立為平臺的重點社會責任項目,并且已在上海的松江區以及普陀區驗證了數字助老模式創新的可復制性。其中,普陀區通過“政府+企業+公益”的“普陀模式”,實現了托底困難老人送餐上門服務的全區覆蓋。
餓了么還針對老人的送餐需求,定制了業內首個“助老e餐”社區專送服務。在物流配送方面,采取“一點取多點送”的模式改造,實現提效降本。在送餐人員方面,老年餐訂單將優先定向分配給由黨員、先進騎手組成的“助老e餐”專送隊,并以專業培訓的方式確保為老服務的質量和溫度。
徐昕哲表示,基于高效率的政企合作,餓了么在過去一年中積累了豐富的老年助餐服務經驗。“爸媽食堂”項目也將在與朝陽區相關部門的協作下繼續創新,進一步拓展社會愛心力量參與的方式,共同為更多老人的幸福晚年而努力。
- 1-13· 餓了么計劃今年在全國覆蓋十萬頂智能頭盔:可語音接單,擁有碰撞檢測
- 11-29· 谷歌與愛爾蘭達成稅務和解,補繳 2.45 億美元稅款
- 8-28· 餓了么正式上線 “百億補貼”:9 月起拓展至百城
- 8-8· 餓了么找王一博代言對嗎?
- 7-17· 餓了么APP升級:新版“吃貨卡”上線 圖標大變
- 4-24· 餓了么宣布建設100個“藍騎士村”:新增2萬個就業崗位
- 1-17· 餓了么發布2019年度賬單,看看你一年吃了多少外賣?
- 8-9· 餓了么、哈羅單車、中國電信、深圳航空…蘇寧朋友圈越來越大
- 12-11· 餓了么CEO張旭豪:物流是餓了么的核心價值
- 11-28· 餓了么百度外賣首次合秀黑科技,揭幕“未來物流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