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技防”“人防”齊發力 多措并舉保秋糧
入汛以來,安徽省多地出現強降雨,防汛形勢異常嚴峻。6月下旬,地處大別山區的太湖縣防汛應急響應從四級升至二級。太湖縣農業農村局充分發揮“技防”與“人防”的雙重作用,以“責任鏈”扣緊“防汛鏈”,系統干部職工全力投身群眾最需要的防汛一線,同心共筑防汛“安全堤”。
太湖縣建立防汛減災救災領導小組,分3個專班下沉到鎮村一線,奔赴全縣15個鄉鎮實地查看災情,督導防汛工作,摸排大山塘64口,開展隱患排查26場次。組織系統內26個中青年志愿者成立農口防汛搶險隊,隨時整裝待命;農業農村系統實行24小時應急值守,做好強降雨期間隱患排查、農業災情核實報送工作。黨員干部緊急行動,多措并舉確保安全度汛。盤點應急物資,緊盯重點區域、重點環節,加強農業技術指導,牢牢把握防汛主動權。重點關注大山塘、切坡建房、設施農業大棚的隱患排查。300余名農技人員包村聯戶,對縣內農業企業和生產經營主體的在田作物、蔬菜大棚、畜牧大棚、漁船等相關農業設施開展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種植、漁業、畜牧成立聯合指導專家組,實地了解農作物受災情況,落實水稻等在田作物抗漬澇、促恢復措施,指導農戶利用無人機追施化肥和生長液恢復長勢,增強抗逆性。安排調度消毒藥,燒堿等動物疫情防控應急物資,做好汛期的疫情防控準備。
據悉,夏種以來,安徽先后出現北旱南澇,旱澇疊加,防汛抗旱形勢嚴峻。全省農業農村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汛抗旱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決落實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在農業農村部的指導支持下,堅持防汛抗旱兩手抓,力保全省農業農村發展大局平穩向好。安徽省農業農村廳強化責任意識,主動擔當作為。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堅決做到“有旱必抗、有糧必種、有災必救、有苗必保”,推動宿州、黃山等地有序開展災后生產恢復。強化工作部署,周密組織安排。常態化落實廳級領導包保聯系服務制度,下派16個省級工作組包保16個市,召開全省農業減災救災領導小組全體會議。制定完善防災減災工作預案,做到部署早、行動快、推進實。開展造墑播種,抓好災后恢復生產。強化包保指導,精準做好服務。啟動播種進度和墑情、災情日調度、日報告制度。制定大豆玉米抗旱播種、水稻抗澇田管等技術方案。組織1.3萬余名基層農技人員進村入戶,組建多支專家組,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方式,提高抗災技術覆蓋面和到位率。發揮專業合作社、農機應急隊作用,采取“大戶帶小戶”,幫助小農戶防汛抗旱。強化政策支持,落實兜底保障。落實中央財政、省市縣財政救災資金,第一時間下撥至受災地區,支持開展排灌、溝渠排查整修,淘洗或新打機井;落實查苗、洗苗、扶苗、補苗,加快修復損毀養殖設施設備,緊急支援黃山市動物防疫物資,開展無害化處理和災后消殺,做好種子等救災農資調運調配等。
- 4-7· 安徽省推動國有資產管理提質增效
- 3-31· 安徽:重點項目用地 政府發“禮包”
- 12-12· 安徽首單高成長產業債在滬成功發行
- 12-12· 安徽所有縣城年內實現15分鐘內上高速
- 11-14· 安徽:高質量立法為高質量發展“護航”
- 11-11· 安徽將建100個公益性零工市場
- 11-11· 安徽的“進博紅利” 成為越來越活躍的全球買家
- 10-17· 看安徽嵌入式養老 如何讓“家門口”優質服務便利可及?
- 10-10· 安徽推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綜合改革試點觀察:少占耕地 高效用地
- 9-30· 今年安徽省政府債券發行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