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農業農村系統全力迎戰梅雨季汛情
正值江南梅雨季,連日來,來勢洶洶的大雨暴雨席卷浙中北和浙西地區,新安江、東苕溪等流域出現洪水。新安江水庫時隔4年再次開閘泄洪,并于6月24日晚間加大至7孔泄洪。面臨緊要關頭,浙江農業農村系統第一時間派出專家組,指導農戶及時做好防汛減災工作,努力將損失降到最低。
在建德市,6月24日17時,防汛應急響應提升至Ⅱ級。受短時強降雨影響,當地三都鎮綠源村出現山洪險情,有村民被山洪沖下的砂土困住。經過公安民警、消防隊員與村民的合力營救,所幸,被困村民得到了及時轉移。據預測,未來幾天,仍有暴雨、大暴雨,建德正持續加快人員轉移工作,嚴防可能引發的次生災害。
在新安江及下游沿線,各地組織各種力量加強沿江巡查,動態監測泄洪河道水位情況、江面安全情況、人員轉移情況等。除此之外,位于下游的杭州市蕭山區還密切關注山塘水位、壩容、壩體等,采取“人防+技防”相結合,全方位排查重點部位的風險隱患,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汛情就是命令,6月22日晚,浙江省農業農村廳立即召開防汛工作專題會議,部署農業農村系統落實防汛應急Ⅲ級響應工作舉措,加強研判預警、指導服務、風險管控和應急準備,全力做好防汛救災工作。
“基地幾乎一半以上牛蛙都被沖走了,塘里還出現了死蛙現象。”接到慶元縣屏都街道蔡段村融華家庭農場負責人趙金明的求助電話后,省農業農村廳服務組立即趕到現場,詳細了解災情,仔細查看牛蛙病況。專家現場開方,建議加強抗應激處理,牛蛙活力不好的塘應減少投飼量,并在飼料中加入抗應激成分,同時可往養殖水體添加二氧化氯泡騰片進行消毒。
據了解,截至6月24日15時,浙江省農業農村廳廳本級已累計派出56支服務隊,全省累計出動924個服務組,分赴各地進行指導救災。在此基礎上,浙江加強應急儲備,省、市、縣三級落實糧食種子儲備2250萬斤、農藥儲備700噸、化肥儲備26萬噸、消毒藥水5.67噸、無害化處理袋8500個,以便及時發放給受災農戶。
- 4-14· 為農業發展鋪就“鋼鐵糧道”
- 3-10· 浙江加速交通設施數字化轉型
- 2-24· 農業農村部:元宵節“菜籃子”產品供給有保障
- 2-3· 浙江財政今年科技投入將超千億元
- 1-2· 浙江譜寫鄉村人才振興“協奏曲”
- 11-21· 浙江紹興:22項攻堅改革賦能政府增值服務
- 10-24· 浙江實現在檔規上電化學儲能站100%實時監測
- 10-17· 浙江南潯:“數字伙伴”助老年人與“數”俱進
- 10-14· 浙江鄉村振興先行密碼背后的啟示
- 9-30· 河北省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實現歷史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