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沂南:“土特產”變成“金飯碗”
本報記者 王延斌
每斤2元的黃瓜,變成黃瓜汁就能賣到20元。這是山東莊錦記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莊錦記”)產品升級的財富故事。相關技術是莊錦記與江南大學、青島農業大學深度合作的結晶。
莊錦記位于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該縣是一座常住人口達80萬的典型農業縣。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農業縣如何高質量發展?沂南給出的答案之一是:立足“土特產”做文章,瞄準預制菜、寵物食品、功能食品三大方向發力。
補齊短板,走向“微笑曲線”兩端
一口咬下去,黃瓜清爽、鮮嫩的味道在記者嘴里彌漫開來。這是遠近聞名的黃瓜種植專業村——沂南縣辛集鎮房莊子村的新產品。
房莊子村有悠久的黃瓜種植歷史。為了擴大產業規模,黨支部牽頭成立了沂南魯蒙蔬菜購銷專業合作社,建起16個蔬菜大棚,大部分種的是黃瓜。
當地依托黃瓜建立蔬菜交易市場,輻射帶動周邊村鎮發展蔬菜產業,年交易額達7.8億元。沂南黃瓜暢銷國內50多個大中城市,小黃瓜成了當地的富民大產業。
但沂南人并沒有滿足于“種黃瓜、收黃瓜、賣黃瓜”的致富模式。
沂南縣果蔬產量大,但以批發零售和初加工為主,附加值低,處在產業“微笑曲線”的底端。這讓莊錦記等龍頭企業坐不住了,他們引入無菌冷灌裝生產線,與多家科研院所合作研發黃瓜青汁、黃瓜蔬菜復合功能飲品等系列產品,補齊黃瓜精深加工短板。
被賦予高附加值的不僅僅是黃瓜。口蘑片、菠菜段……在山東青果食品有限公司,普通蔬菜經過一系列復雜的加工流程變成預制菜,然后漂洋過海,成為日本、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智能生產,一只雞分割成249種產品
記者走進沂南超和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超和食品”)的產品展區,炸雞的香味撲鼻而來。炸雞只是公司的眾多產品之一,將一只雞“吃干榨凈”,成為超和食品的核心競爭力。
“我們投資1億元引入荷蘭智能化生產流水線,每日加工40萬只雞,半小時內可將一只雞分割成249種產品。”超和食品總經理彭春香告訴記者,這條生產線實現了從活禽入場到成品產出的全自動化,用工減少40%以上,年加工量突破1億只雞。
先進技術介入,改變了超和食品的發展方式。加工車間由原先的“勞動密集型”變成了“技術密集型”。超和食品成為肯德基、華萊士、雙匯、中糧、西貝等知名企業供應鏈上的一環。
在沂南采訪,記者發現類似企業還有不少。他們沒有舍棄當地農業的傳統優勢,而是因地制宜,通過變換賽道或打法,闖出一片天地。
另辟賽道,“小弟”跨界成“大哥”
食品產業是沂南縣銅井鎮的傳統優勢產業,但產品附加值低,缺少龍頭企業。作為銅井鎮代表企業之一,帥克集團向寵物食品領域邁出了跨界的一步。
在沂南縣銅井鎮寵物食品產業園里,帥克集團創始人袁方選擇了一條好賽道。“我們的寵物干糧、寵物罐頭、寵物火腿腸、寵物凍干食品等產品暢銷市場。”袁方說。
袁方認為,沂南背靠“中國物流之都”臨沂,全縣禽類及其他原料資源豐富、品質優良、供給穩定,具有極強成本優勢和規模效應,發展高端寵物食品產業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事實證明,袁方的分析是對的。短短幾年間,帥克集團便從國內寵物食品界的“小弟”變成了行業“翹楚”,更成為沂南寵物行業的“鏈主”。
“我們將繼續瞄準預制菜、寵物食品和功能食品三大主攻方向,與江南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合作,研發在全國有影響力的核心品類、主打產品,引導企業從規模效益向品牌效益轉變。”沂南縣政府有關負責人說。
- 1-13· 山東:外貿出口搶抓新年“第一單”
- 1-2· 山東加快推進立體交通體系建設
- 1-2· 山東沂水:“紅色”沂蒙山 涌動“綠電”新能源
- 11-18· 山東商河:電商“新農人”壯大“指尖經濟”
- 11-14· 山東:加快重大場景創新 引領“十強產業”發展
- 10-17· 山東這個小城,如何持續制造消費“爆點”
- 10-17· 山東青島:新技術賦能老城區
- 10-14· 山東青島:為藍色糧倉兜牢保障底線
- 10-10· 山東:“智改數轉”賦能制造業蝶變煥新
- 9-30· 山東臨沂引才留才新舉措人才公寓三年免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