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文旅”構建全域旅游新格局
“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從“爾濱”持續拉高冰城溫度,到淄博燒烤的煙火非凡,攬壯美山河,覓人間煙火,各地文旅市場各顯神通、火熱出圈,文旅產業呈現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鐵路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大動脈,承擔著服務社會發展和民生經濟的重要使命。車廂內是近悅遠來的萬千游客,車廂外是旖旎如畫的特色景區,便捷通達、專業定制,交通促旅、交通塑旅,當二者相互融合,在構建全域旅游新格局的通途上,將激發更大潛力,催生萬千新氣象。
今年1到4月,全國鐵路日均開行旅客列車10483列,同比增長13.8%,“鐵路+文旅”模式迅速崛起。當列車飛馳在祁連山間,跨過蜿蜒的古長城,穿越白茫茫的霧凇之中,縱橫西北大漠與古城漁鄉,鐵路已不僅僅是交通工具,它正在成為文化旅游的重要載體,以滿足旅客高品質的精神文化需求為導向,向著旅游資源開,向著旅游需求開,向著旅游體驗開。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對空間之遠而時間之短的欣快期許古今不二,且看今朝高鐵疾勝輕舟,游走崇山峻嶺。淄博燒烤出圈,高鐵成為“赴淄趕烤”的重要交通工具,燒烤專列定制化路線為賞琉璃、品美食提供便利,吸引大量游客前來打卡“煙火氣”。旅游資源在哪里,高鐵列車就會開到那里。“菏澤牡丹號”“曲阜尼山號”“臺兒莊古城號”等特色旅游列車,都是順應鐵旅融合趨勢開行的精品路線,讓游客在旅途中就能體驗到濃濃的地方特色和文化氛圍。
育新機、譜新篇,近年來,鐵路部門以市場化為導向,最大程度深耕路網運輸潛力,滿足百姓日益增長的消費升級和美好出行需求,努力向社會釋放文旅紅利,將文旅“軟實力”不斷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硬支撐”。高鐵的開通實現了區域經濟聯動發展,不僅使原本相對偏遠的景點得到了更多游客的青睞,更帶火了沿線景區、餐飲、住宿、農副特產等全鏈條旅游產業開發,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增強了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勢頭與勁頭。不僅如此,鐵路部門結合各地文旅生態,積極開發鐵路元素文旅配套設施供給,加大特色產品和文化資源的推廣和傳播,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贏,多業態融合發展成果共享。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交通是旅游的載體,促進文旅業的發展壯大,需要持續創新求索。各地通過高鐵這條“文化絲路”,展示和傳遞著獨有的歷史文化、風俗人情。研學旅游“熱辣滾燙”,濟南至濟南環線旅游專線列車開行,將“學”與“游”相結合,“詩與遠方”雙向奔赴。在車轍脈絡中回溯鐵路歷史、感知齊魯文化,文化自信潤物無聲,如春起之苗,日有所長。創新型鐵旅產品的打造,不僅能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更是交通強國建設和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經。
行之力則知愈進,知之深則行愈達。鐵路在全域旅游高質量發展中承載的作用愈發突出,鐵旅深度融合仍有廣闊空間和無限可能。智慧鐵旅打造城市新名片,“快進慢游”深入城鄉脈絡,探尋流動中國的勃勃生機;優惠升級旅客變游客,撬動文旅消費升溫,美好生活與經濟搏動兩相宜。鐵旅交融正加速構建全域旅游新格局,賦能美麗中國。(張婷)
- 5-6· 鐵路“五一”假期運輸旅客發送量累計超1億人次
- 5-6· 長三角鐵路客流繼續保持高位運行 5月3日預計發送旅客390萬人次
- 5-6· “書香鐵路”現象觀察:當交通樞紐變身全民閱讀新場景
- 5-6· 中國鐵路北京局五一假期運輸首日發送旅客125.9萬人次
- 5-6· 鐵路五一假期運輸預計發送旅客1.44億人次
- 5-6· 鐵路五一假期運輸啟動 預計發送旅客1.44億人次
- 4-28· 鐵路安全“護苗”顯擔當
- 4-28· 下好鐵路貨運“一盤棋”,助力經濟“加速跑”
- 4-21· 鐵路12306開始發售5月1日車票
- 4-21· 鐵路五一假期運輸火車票開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