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賀州搶抓機遇加速東融——打造大灣區產業轉移高地
賀州市毗鄰粵港澳大灣區,是廣西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重要戰略腹地的前沿。近年來,賀州市搶抓建設廣西東融先行示范區機遇,立足區位優勢和資源稟賦,著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企業的投資熱土。日前,記者走進賀州各大產業園區,看到大灣區企業紛紛進駐。這些企業引得進、留得住、發展好,對未來充滿信心。
記者首先來到位于賀州市平桂區的廣西黃金珠寶產業園,只見一座座外形時尚的現代化標準廠房拔地而起,車間內,工人正忙著趕訂單加工飾品。“產業園目前已進駐黃金珠寶加工企業102家,其中來自大灣區的企業87家,去年產值達61.45億元。”平桂區發展和改革局黨組書記吳潤龍說。
廣西黃金珠寶產業園自2019年啟動建設以來呈現快速發展勢頭。如今園區建設已推進到第三期,第一期已全部進駐,第二期進駐率達60%以上。除了加工制造,黃金珠寶產業園還發展金融、貿易、物流、教育培訓等業態,形成全產業鏈服務。吳潤龍介紹,在成功培育黃金珠寶產業并實現集群化發展的基礎上,平桂區正培育大數據、智能制造、服裝、美妝、電商直播等產業集群,加快打造承接大灣區產業轉移新高地,形成輕工產業協同發展體系。
離開平桂區,記者來到位于鐘山縣工業園區的廣西東融電子信息產業園。
落戶鐘山縣工業園區不到兩年的廣西科奈信精密技術有限公司,是賀州市從深圳市引進的高新技術企業。這家公司不僅成長迅速,還主動鏈接行業上下游企業抱團發展,與已入駐園區的部分企業達成供應合作,推動園區初步形成以該公司為鏈主的聲學一體化電子信息產業鏈集群。
2019年,廣東東莞南卓集團成為鐘山縣工業園區首家電子信息企業,并帶動其他企業進駐。如今園區進駐電子信息企業已超30家,培育了中鉅光電、科奈信、朝陽電子等一批支柱企業,成功引進一批建鏈、補鏈、延鏈、強鏈產業項目,初步形成線束、聲學一體化和液晶顯示屏3條產業鏈。
通過積極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集群,賀州市主動融入大灣區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人才鏈和資金鏈,承接大灣區產業轉移,推動金屬新材料、黃金珠寶、電子信息、服裝美妝、預制菜、六堡茶等產業加速集聚。2023年,全市招商引資項目到位資金(含續建)602.22億元,同比增長7.2%。其中,粵港澳大灣區企業投資項目占比52.2%。
引得進更能發展好,大灣區企業在賀州這片投資沃土上日漸茁壯成長。
“今年一季度,我們有1200名工人參與生產,產值9000多萬元,預計上半年可完成產值2億元。而6月份才是真正的旺季,公司力爭今年產值比去年增長50%。”廣西科奈信精密技術有限公司人資行政部經理刁青春說。
同樣充滿信心的還有廣西弘遠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胡文田:“公司去年8月份實現量產,到2023年底就實現8000萬元的產值。今年一季度產值已達9387萬元,到年底爭取達到4億元。”
“今年一季度,鐘山縣電子信息產業實現工業產值7.4億元,同比增長71.69%,呈現出產業集聚、加速發展的態勢,企業信心越來越足。”鐘山縣工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霍燕鴻說。
位于賀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廣西天微電子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集成電路設計、封裝、產業化營銷等為特色的綜合性企業。企業2019年落戶賀州后,填補了賀州市半導體產業領域的空白,迅速成為賀州科技創新的佼佼者。該公司總經理助理董彬告訴記者,公司今年一季度產值增長30.5%,發展勢頭良好。隨著賀州電子信息產業的不斷發展,逐漸在當地形成一個產業鏈的小循環。
近年來,賀州市通過實施“一把手”帶隊招商、重點產業鏈招商、委托招商、強優企業招商等措施,進一步加大對粵港澳大灣區產業關聯度高的配套型企業的招商力度。同時,賀州市推動實體經濟調研服務常態化長效化,堅持把企業家當自家人,構建親而有度、清而有為的新型政商關系。 (經濟日報記者 童 政)
- 1-13· 廣西小米粉工業化發展十年:“嗦”出百億元產業
- 1-2· 廣西最長跨海大橋龍門大橋建成通車
- 12-23· 廣西:讓科技成果轉化走好“最先一公里”
- 12-2· 廣西一地收購千余套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 11-18· 廣西:鉚足干勁“拼經濟”
- 11-7· 廣西玉林探索發展飛地經濟
- 10-24· 廣西首次實現“綠車充綠電”
- 10-17· 廣西桂林:亮出場景需求 精準招商引資
- 9-23· 廣西賀州:擦亮“平桂蓮藕”名片
- 9-19· 廣西:多彩非遺煥發時代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