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向“黃河時代”:濟南黃河北有了第一座地鐵站
不經意間,濟南在黃河北有了第一座地鐵站——濟北站。5月21日,濟南軌道交通官方發布消息,濟南地鐵7號線首座車站(濟北站)順利封頂了。根據7號線地鐵規劃,黃河北一共有三個地鐵站:濟北站、大橋站、韓家莊村站,濟北站的封頂,揭開了濟南地鐵站點跨越黃河的序幕。
濟南黃河北,有了第一座“地鐵站”,這事大嗎?很大。7號線濟北站,也是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第一座地鐵站,還是山東第一座位于黃河北的地鐵站。地鐵交通具有緊密連接特征,濟北站的封頂意味著未來濟南起步區將和濟南老城區緊密聯系在一起,使起步區成為濟南城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是起步區“新濟南”和“老濟南”將融合為一體的重要象征。
作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中唯一支持設立的實體性新區,起步區既是濟南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主戰場,又是落實黃河重大國家戰略的主陣地,7號線地鐵的建設具有特殊意義。
2021年,國務院批準原則同意《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實施方案》,濟南這座3000多年的古城開始了從“大明湖時代”到“黃河時代”的新邁進。根據今年3月濟南市人民政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今年是項目深化年,將推進跨黃通道建設,目前市域183公里黃河上規劃了跨黃通道34處,通道密度:中心城區范圍內平均2.5公里1處,起步區范圍內平均2.2公里1處;目前已有17處,今年將加快推進濟濱高鐵公鐵兩用橋、黃崗路隧道、航天大道隧道等10處跨黃通道建設。在34處跨黃通道中,地鐵7號線的規劃建設具有不可替代性,這是濟南目前唯一一條在建的跨越黃河的地鐵線。
根據已經公布的規劃,濟南7號線地鐵線向北跨越黃河,向南連接多個重要城區,其意義是多方面的:一是向北突破黃河,將完善濟南城區合理架構,促進人流物流跨黃河流動,加快南北向融合;二是向南連接濟南中央商務區、起步區和奧體片區等重要片區,未來還連接濟萊高鐵,通向萊蕪區和鋼城區。
首先是7號線最北邊的起步區地位重要,這是濟南落實黃河重大國家戰略的重要著力點。起步區“初步規劃面積798平方公里大于現有城區面積726平方公里”,是再造一個“新濟南”,這是“未來發展的戰略空間”,也是“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載地”。 2023年,起步區初露崢嶸,全域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70億元。對比來看,2023年較2020年增長101%;固定資產投資較2020年增長201%;規上工業總產值較2020年增長227%,主要經濟指標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其次是7號線穿過的中央商務區,事實上是濟南中心城區的“新中心”。在2023年7月12日舉行的濟南中央商務區北京招商推介會上,《濟南國際消費中心CBD商圈規劃實施方案》正式發布。CBD商圈將圍繞“引領全省、輻射全國、面向全球的國際消費中心核心商圈”的目標定位,進行“一圈兩帶多點”的空間布局。預計到2030年,這里將聚集各類高端企業超過2萬家,金融業增加值超過800億元,稅收“億元樓”30座以上,“月億樓”6座以上,強勢挺進國內CBD第一梯隊。力爭到2035年,CBD商圈建設成為全國頂級CBD產業集聚制度創新高地,黃河下游商業融合綠色發展引領區,山東省國際高端品質消費新地標和泉城特色宜居宜業生活圈樣板。
此外,7號線經過的奧體片區是濟南新的行政中心,也是全運會舉辦地,有先進的辦公設施和舉辦頂級賽事的能力。
未來通過7號線站點可以轉濟萊高鐵,到達濟南萊蕪區和鋼城區,也增加了這條線路的分量。濟萊區劃調整后,萊蕪區被賦予“省會城市副中心”“黃河流域先進制造業中心”定位,這里有山東重工綠色智造產業城、魯中國際生物谷,也有泰鋼、九羊等重點企業。鋼城區則是山東省重要的鋼鐵、能源基地。
因此,南北向的濟南地鐵7號線,將在濟南未來發展中扮演十分重要的“共振”角色。值得注意的是,根據2023年4月公布起步區綜合交通專項規劃,起步區將引入市域鐵路及城市軌道線路,而且地鐵交通不只一條。在“軌道上的起步區”規劃中,約254公里軌道交通網,密度達到1.37公里/平方公里,規劃圖披露起步區涉及城市軌道線路分別是:1號線北延、3號線北延、在建7號線,另外還有規劃11、12、13、14、16、17、21、23號線,以及以綠色圖示單獨標注的19號線。
具體來看,濟南第一條軌道交通1號線規劃跨河北延,至桑梓店組團,3號線北延至濟陽城區,其他線路雖停留初期規劃層面,遠期加強了與東部城區、老城的交通聯系。未來的7號、11號、14號、23號軌道交通線還將引入高鐵北站,分別聯系老城、東部城區、濟南中央商務區和奧體片區、濟陽城區。
地鐵的便捷性、準時性、大流量特征,是其他交通方式難以相比的。未來的起步區,80%的市民出門10分鐘坐軌交,起步區進主城區不到40分鐘,今天濟北站率先封頂,向人們昭示了美好的前景。
(大眾日報·大眾新聞客戶端記者 周學澤)
- 3-17· 黃河上中游分界處:河開萬物涌春潮
- 1-2· 黃河流域海拔最高水電站將全機組并網發電
- 10-14· 黃河大閘蟹6小時可達京津
- 8-26· 黃河普通干線最長橋合龍
- 6-20· 內蒙古黃河“幾字彎”完成沙化土地治理512萬畝
- 5-3· 黃河之濱煙火濃 蘭州越夜越美麗
- 1-11· 黃河下游山東封凍河段全線開通 目前凌情總體平穩
- 12-28· 靠近黃河卻不“靠”黃河
- 9-28· “黃河源頭第一家”眼中的生態之變
- 9-28· 黃河口海底“種草”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