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光源線站工程通過國家驗收
科技日報上海5月15日電 (記者陸成寬)15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上海光源線站工程順利通過國家驗收。上海光源線站工程以解決國家戰略需求和科學前沿中的重大科學問題為主要目標,在上海光源已有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建立先進、系統的同步輻射實驗方法與綜合研究手段,全面強化和拓展實驗能力。
國家驗收委員會認為,項目按指標、全面、高質量完成了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的各項建設任務。建設隊伍堅持自主創新,推動我國同步輻射方法與技術體系的原始創新,在廣泛的光子能區內建成了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同步輻射實驗方法體系,建立了先進的同步輻射技術支撐體系。上海光源的綜合能力實現了跨越式提升,整體性能已位于國際上第三代中能同步輻射光源的前列水平。試運行期間,項目整體運行穩定可靠、成果顯著,科技與社會效益突出,將為滿足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解決重大前沿科學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驗收委員會一致同意上海光源線站工程通過國家驗收。
上海光源坐落于上海市浦東新區張江高科技園區,是中國大陸第一臺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于2004年底開工建設,2009年正式對用戶開放。上海光源線站工程是國家發展改革委立項的“十二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于2016年11月開工建設,2023年7月全面建成。工程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新建了16條性能先進的光束線站,拓展了光源性能,建立了用戶輔助實驗室和用戶數據中心等。
通過上海光源線站工程的建設,項目團隊攻克了一系列關鍵核心技術,研制了一批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關鍵設備,建成了一批關鍵性能指標位居國際前列或獨有的光束線站,使得上海光源的實驗研究能力實現了跨越式提升。
“線站工程投入運行后,上海光源將共有34條束線46個實驗站為廣大用戶提供服務,覆蓋生命科學、材料科學、化工催化等多學科領域,成為國際上第三代中能同步輻射光源裝置中線站數量最多、能區覆蓋范圍最廣、實驗方法豐富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長、上海光源線站工程副經理邰仁忠介紹。
同時,上海光源線站工程采取“建好一批開放一批”的模式,工程試運行期間,新建線站已為用戶服務約8萬小時,用戶發表科學論文近500篇,其中《科學》《自然》《細胞》等期刊論文12篇,并為35家國內領軍企業提供定制化技術解決方案,支撐科技發展的效果初步顯現。
- 4-7· 上海推動主題公園矩陣提質升級 快樂經濟投資加碼
- 3-31· 上海正構建“嗅覺經濟”生態圈
- 3-17· 上海郵輪旅游入境外籍游客創新高
- 3-17· 上海:首發首秀首展首店掀消費熱潮
- 2-10· 上海鐵路單日發送旅客創新高
- 2-3· 上海浦東打造新春消費新場景
- 1-6· 上海經蘇州至湖州高鐵開通運營
- 12-23· 上海浦東發布外籍人才便利化專項政策
- 12-23· 上海港集裝箱年吞吐量突破5000萬標箱
- 12-19· 上海松江站開通運營倒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