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動力”源源不斷 擎畫鄉村振興新藍圖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曾經千年前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在如今的鄉村景色中走出筆墨成為現實。位于喀左縣的尤杖子村在沈陽鐵路部門的傾力幫扶下,產業蓬勃發展、鄉村建設日新月異,“鐵動力”源源不斷注入,擎畫出了鄉村振興的新藍圖。
為建設更宜居宜業的大美鄉村,鐵路部門擔責在肩,不斷將鄉村振興的目標規劃進“八縱八橫”高鐵網中。從將沿途各縣旅游資源整合,景區景點串珠成鏈,帶動西南地區發展的貴南高鐵,到建成通車后可串聯起沿線五個地級市和重點城鎮,線路輻射百余座鄉鎮的沈白高鐵。高鐵線路如同一根根血管,將“新鮮血液”輸送到鄉鎮邊陲,打通了地區發展脈絡,帶來了生生不息的希望。
“鐵動力”促進“人動力”。在綿延千里的鐵道線上,有無數與“鐵”結緣的人將“鄉村幫扶”的種子種在了沿線的田間地頭,孕育出振興致富的果實。沈陽鐵路部門派送駐村干部到村工作,幫扶尤杖子村建設扶貧牛場和光伏發電項目,帶動當地村民就業創業;利用乘務閑暇充當農產品義務推銷員的“民族團結一家親號”列車長米爾班·艾依提,幫助越來越多的旅客找到穩定的農產品銷路,減輕村民壓力……隨著更多鐵路人接筆書寫鄉村振興新篇章,我們得以看到“鐵”擔當下,把自然資源轉化成經濟效應,促成了“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相接互通、轉換交融的發展新風貌。
閱覽“鄉村振興”的長篇故事,變化的是發展速度,不變的是社會溫度。從幾十年如一日開行在山區村落間的公益慢火車,到如今飛馳田野帶來新氣象的復興號高鐵,鐵路部門始終將民生放在首位,不斷完善的交通路網,將人民愿景緊緊包裹,織就了“共同富裕”的幸福路。
源源不斷“鐵動力”,振興路上顯擔當。新征程上,國鐵企業勇當服務支撐中國式現代化“火車頭”,在鄉村振興的奮斗路上馳而不息、久久為功,載著希望、駛向未來。(唐芝柏)
- 3-24· 鋼鐵動脈躍動神州,擘畫發展新圖景
- 12-12· 動力鋰電池首次拿到“火車票”
- 7-24· 暢通“鋼鐵動脈” 傳遞“民生溫度”
- 5-8· “稅動力”助力山西呂梁氫能產業發展
- 1-3· “稅惠動力”助推云南高質量發展
- 10-31· 江蘇動力電池顯現產業集群優勢
- 10-3· “心臟”強動力 節支硬核力
- 9-15· 瞧橋拉動力——5分鐘過江架起經濟發展快車道
- 6-13· “鋼鐵動脈”助力經濟發展乘勢而上
- 4-25· 雅萬高鐵動車走行線開始鋪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