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發布15條措施加快內外貿一體化發展
日前,安徽省印發《安徽省加快內外貿一體化發展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包括促進內外貿標準認證銜接、促進內外貿監管銜接、支持外貿企業拓展國內市場等共15條措施。
聚焦重點產業 跟蹤轉化國際標準研制
《若干措施》提出,我省要對標國際先進水平,跟蹤轉化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等重點產業國際標準研制,開展量子信息、能源、人工智能等重點領域標準研究,每年支持企業主導和參與制修訂國際、國家和行業標準120項以上。
同時,推動長三角地區、中部地區、長江經濟帶等區域標準化聯動發展。支持檢驗認證認可等第三方合格評定服務機構為外貿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到2025年,推動5家以上檢驗檢測認證機構與國際知名檢測認證實驗室達成互認。
為加快市場采購貿易、跨境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發展,《若干措施》提出支持有條件的市組織區域性內外產銷對接、市場對接等活動,帶動更多小微主體參與外貿業務。大力開拓《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成員國家等新興市場。
建設安徽特色品牌
力爭到2025年培育制造業示范企業700家以上
根據《若干措施》,要組織內外貿企業參加“千企百城”商標品牌價值提升行動,同時創建一批省產品質量提升示范區,爭創全國質量品牌提升示范區,積極培育“皖美農品”品牌,提高出口農產品核心競爭力。
力爭到2025年,全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達到7000個,支持企業提高自主品牌產品出口比重。支持企業建設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年新增培育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200個以上。
此外,還要建立“皖美品牌示范企業”培育、認定、宣傳和管理工作機制,到2025年,培育制造業皖美品牌示范企業700家以上、服務業皖美品牌示范企業100家以上。
展會作為重要窗口,《若干措施》提出組織具備進出口潛力的內貿企業參加進博會、廣交會、服貿會等重要展會,推動內貿企業轉型拓展海外市場。深入實施“徽動全球”出海行動,每年發布推介境外知名展會200個左右,支持一批內貿企業參加境外展會開拓市場。
擴大出口規模
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集群
為培育內外貿融合發展產業集群,《若干措施》提出推動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圍繞重點產業開展制度集成創新,加強聯動創新區產業對接,加快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集群,擴大優勢產品出口規模。
包括推進合肥、蕪湖經開區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建設,促進進口貿易與產業、消費深度融合;促進“跨境電商+產業帶”模式發展,提升省內特色產業集群出口能力,支持符合條件的特色產業集群申報省級跨境電商產業園。通過實施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提質增效工程,力爭到2025年基地出口占比達到40%。
根據《若干措施》,圍繞冷鏈物流、供應鏈金融、外向型供應鏈等環節,大力培育引進一批供應鏈服務龍頭企業。力爭到2025年,培育雙跨型、行業型、區域型和專業型工業互聯網平臺60家左右。
同時,緊盯重點國家和地區農產品市場,擴大我省特色優勢農產品出口,到2025年,培育農業國際貿易高質量發展基地20家以上。
在構建高效現代物流體系方面,《若干措施》提出推進“兩樞紐一中心”(蕪湖、馬鞍山、安慶江海聯運樞紐,蚌埠、淮南淮河航運樞紐和合肥江淮聯運中心)、合肥國際航空貨運集散中心、蕪湖專業航空貨運樞紐港建設,構建“安徽123快貨物流圈”。此外,還要完善海外倉布局,到2025年,全省企業建設、使用海外倉500個以上。
- 4-7· 安徽省推動國有資產管理提質增效
- 3-31· 安徽:重點項目用地 政府發“禮包”
- 12-12· 安徽首單高成長產業債在滬成功發行
- 12-12· 安徽所有縣城年內實現15分鐘內上高速
- 11-21· 三部門發布通知 擴大啟運港退稅政策實施范圍
- 11-14· 安徽:高質量立法為高質量發展“護航”
- 11-11· 安徽將建100個公益性零工市場
- 11-11· 安徽的“進博紅利” 成為越來越活躍的全球買家
- 10-24· 四川發布設備更新改造地方標準
- 10-17· 看安徽嵌入式養老 如何讓“家門口”優質服務便利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