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應用塑生態 上海大模型產業提速跑
以大模型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正在持續迭代發展。近日,“2024全球開發者先鋒大會”在上海徐匯召開。記者采訪了解到,作為國內人工智能發展高地,上海將支持通用大模型和垂直大模型的研發,推動大模型在金融、教育、醫療等典型領域的垂直應用。
人工智能是上海重點發展的三大先導產業之一。圍繞人工智能發展,上海已形成一批產業創新成果。開幕式上,有多項最新大模型及大模型驅動的智能硬件宣布首發。此外,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等機構開發的“書生·浦語”大模型已經開源發布;上海有24款大模型進行了備案,多款人形機器人也即將發布。
從ChatGPT到Sora,從“文生文”到“文生視頻”,人工智能大模型取得的持續突破激勵著廣大創業者。有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大概有兩百多家做大模型的公司。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抓住下游的應用需求是突圍方向之一。
開幕式上,兩個上海市級重大應用場景對外發布,分別是大豫園元宇宙超級場景和助聾門診場景(基于手語大模型的交互式數字人手語翻譯)。這些重大應用場景技術集成度高、行業影響力大,將人工智能、元宇宙、機器人等技術集合在一起,更具牽引效應。
上海市副市長陳杰表示,未來上海將進一步加大開源開發的力度,探索大模型的新型開源和推廣模式,以降低廣大創新創業團隊、中小企業等大模型訓練的門檻,推出更多具有示范性、標志性的應用場景,來牽引大模型在金融、教育、醫療、制造等典型領域的垂直應用。
除了應用牽引,生態塑造也是上海大模型產業發展的關鍵詞。在大會舉辦地上海徐匯濱江地區,一二期總面積達2萬平方米的“模速空間”已經成型。作為上海首個大模型創新生態社區,“模速空間”自去年9月投入運營以來,吸引60余家上下游創業企業入駐,覆蓋文娛、辦公、金融、教育等多個領域,呈現出場景試驗田、應用孵化器的顯著特征。
“當前,‘模速空間’內已有15家單位通過國家網信辦大模型備案,數量上占到全國的約20%。”徐匯區委常委、副區長俞林偉表示。推動大模型產業加速跑,“模速空間”還部署了算力調度、開放數據、評測服務、金融服務、綜合服務等五大公共服務平臺,為初創企業提供必要的要素保障。
以數據為例,高質量數據是大模型產業發展的“燃料”。依托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的開源數據平臺,協同大模型語料數據聯盟建設工作,“模速空間”為入駐企業提供大規模、多模態、高質量的開放數據。目前,聯盟已有50家成員單位,發布數據總量近5TB,總下載量近14萬次。
面向未來,大模型產業的發展仍有許多挑戰。以算力為例,人工智能專家、微軟原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談到,發展大模型產業,算力是門檻。隨著大模型參數的增加,對算力的需求幾乎是幾何級增長。
對此,上海已明確,未來將加強核心技術的突破,推動智能芯片關鍵技術和應用適配,打造更多元開放的智能計算生態。同時,完善標準體系、安全準則、倫理規范,推動人工智能、區塊鏈、元宇宙等前沿技術的開發和應用。
- 9-12· 蘇州:應用場景加速AI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 1-29· 綠電應用點亮中新天津生態城
- 9-22· 拓寬應用領域覆蓋范圍 加快港航產業數字化轉型
- 10-28· 市場應用放量,我國積極投資 Mini/Micro LED 產能
- 10-14· 應用場景逐漸成熟,機器人行業迎來重要窗口期
- 9-2· 華為應用市場“天臺音樂會”與你一同玩轉精彩
- 7-22· 低代碼應用開發平臺(LCAP)首次納入Gartner《2021年中國ICT技術成熟度曲線報告》,簡道云作為零代碼廠商唯一入選!
- 5-17· 應用制造業ERP,開啟企業智造之路
- 5-13· 社交應用 Soul 提交 IPO 申請 計劃納斯達克掛牌上市
- 1-21· 華為應用市場揭曉2020年度榜單 深耕細分應用品類提升用戶全場景智慧生活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