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的“世界語言”
“你好”“Bonjour”“Hola”……流利使用36種語言的“義烏老板娘”近日火到了海外。在AI技術加持下,老板娘們在鏡頭前無縫切換各國語言,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商無障礙溝通交流。這背后,是“世界超市”義烏邁出探索AI技術賦能傳統貿易、推動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融合發展的重要一步。
從手搖撥浪鼓走街串巷發軔,幾十年來,義烏這座中國東部小城實現了從“雞毛換糖”到“世界超市”的蝶變;如今,AI技術在數字貿易領域的應用,正全方位重構義烏的樣貌,為“買全球賣全球”創造更多可能。
說多種語言的老板娘
在義烏市場做了20年雨傘生意的張吉英突然在社交媒體平臺火了。短短1分鐘的視頻里,帶著頗具親和力的笑容,她在鏡頭前用中、英、法、西、阿、日等語言流利地介紹自家的新產品,視頻播放量超過200萬次。
隨著生意做到全球,義烏老板娘在學外語上沒少下功夫。“在義烏市場會說一兩門外語并不稀奇,面對外商,每位老板基本能用英語介紹自家產品。”和張吉英一樣,做竹制生意的傅妙玲也是義烏第一批吃上“數字蛋糕”的人。
2020年,她開始嘗試直播帶貨,每天晚上店鋪打烊后還要學習英語,就這樣堅持了一年多時間。
但再努力勤奮,語言能力也很難趕上業務拓展的步伐。“產品銷往100多個國家,要精通每一種語言幾乎是不可能的。”傅妙玲說。
2023年10月,全球首個商品貿易領域大語言模型和新升級的Chinagoods AI智創服務平臺在義烏博覽會上亮相。在AI技術的加持下,錄制好的中文視頻可轉化成36種語言的版本,輸出時還會根據發音調整嘴形。
曾幾何時,義烏老板娘還只能通過在計算器上按下數字與外商討價還價;如今,語言的窗戶被一扇扇打開,新的客流也接踵而至。張吉英拿出手機向記者展示,視頻發布后,近三個月微信新添加了五六十位外商。
AI視頻還“喚回”了很多老客戶。“一些近幾年不聯系的海外客戶,看到這條視頻后,也來問我能否發一些新的產品。”張吉英說,久違的互動激活了“沉睡的資源”。
“現在的義烏老板娘不再是以前的老板娘了,會用各種數字化工具獲客、報價、接單、做外貿。”多年與義烏做生意的德國商人斯文賈·諾依曼感嘆著生意伙伴的新面貌。
“世界超市”站上AI風口
在正式上線后一個半月,嘗試使用AI工具做貿易的義烏經營戶就超過1萬戶,占整個義烏市場商戶的20%。小商品城大數據有限公司產品總監余曉輝和團隊判定,未來產業互聯網會因AI大模型進行重構,這將是一場顛覆性革命。
作為“世界超市”的義烏,敏銳地意識到繼續恪守傳統的“坐商”模式和互聯網電商邏輯,非長久之計。浙江中國小商品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棟認為,用AI賦能傳統市場,對義烏而言或是未來五年戰略中的“一號工程”。在推動內外貿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又能繁榮實體經濟。
余曉輝說,去年3月起,產品研發團隊開始奔赴北上深杭等地區,密集拜會AI專家學者、科技大廠,研討AI大模型和制造業、外貿之間的可能性。
自主研發AI大模型,需要大量人力、算力和財力支撐,余曉輝說,從政府到商城幾乎都給予無條件支持。
秉持“一切優先服務于經營戶市場”的理念,團隊在研發產品時體現出義烏特有的務實精神。“比如我們在研發AI數字人時,會考慮到相較于‘虛擬人’形象,用老板娘本人的形象,對客戶來說會更有說服力。”余曉輝說。
2023年,AI技術在醫療、物流、自動駕駛等領域的應用大放異彩。在商貿領域,基于40年市場貿易的真實數據沉淀,站上AI風口的義烏推出了一系列AI技術在數字貿易領域的應用,包括多種語言的翻譯理解、文本創建、圖片識別、海報和視頻內容的AI智能生產、數字人直播等,全方位重構著“世界超市”的樣貌。
擁抱AI重構的義烏
“前方到站是義烏,請下車的旅客提前做好準備。”何道婷對義烏的印象,是聽著火車上提醒前往義烏的播報開始的。2023年,她帶著靈圖科技團隊自主研發的AI圖文處理產品第一次來到義烏。在她看來,義烏是極具代表性的傳統貿易市場,卻能提供豐富的AI原生應用場景。
珠寶飾品是義烏小商品市場的支柱產業之一。何道婷說,商家都知道飾品類的圖片是最難做的,因為飾品體積小設計繁復,對細節要求非常高,導致AI生成商品圖時技術難度大。
“我們從最難攻克的飾品類入手,AI算法不斷訓練、學習,模型再遷移到其他品類就會更簡單、更成熟。”何道婷說,公司的產品開發計劃已排到2025年,品類也將拓展到箱包、玩具、家居甚至農副產品等。
和何道婷一樣,2023年下半年,王童生的AI初創公司入駐這座“世界超市”。“義烏有7.5萬個商位,90%以上的商家是夫妻店。一方面,他們每天要花大量精力在產品生產上,沒有多余精力拓展線上運營;但另一方面,他們有強烈意愿去利用新技術改變當下傳統商業模式。”這是王童生用每天10萬步、走了三天義烏市場后得出的結論。
市場調研后,王童生果斷從北京搬到義烏。“我們專注于綜合AI的全托管運營服務,解決經營戶有心用AI工具去彌補企業發展瓶頸、但無力落地的困境。”王童生說,2024年,公司有望為500到2000家商家提供服務。
何道婷說,在小商品城的牽線下,來自全國各地的AI供應商、服務商,或專注AI大模型驅動、或專注AI跨境、或專注AI數字品牌、或專注AI數字人直播,與義烏市場一起探索創新產業對接、推動產業鏈升級。
暮色四合,小商品城大樓內燈火通明,大大小小的AI創業團隊依然挑燈夜戰。與經營戶們一樣,這些創業團隊正在從義烏奔赴更廣闊的征程。
(記者段菁菁 朱涵 崔力)
新華社杭州3月20日電
- 4-7· 當“世界的中關村”遇見“未來之城”
- 3-24· 世界首條環島高鐵:一條軌道上的區域發展新答卷
- 2-3· 在建世界第一高橋貴州花江峽谷大橋成功合龍
- 12-23· 錨定世界一流 廣州供電局打造標桿示范高地
- 10-24· 世界最長海底高鐵隧道開啟“穿海之旅”
- 8-12· 在“世界超市”義烏感受外貿信心
- 7-18· 義烏換“衣”記
- 7-18· “義烏制造”發力戶外運動市場
- 5-27· 義烏上線浙江首個外商服務App 同享指尖上的便利
- 5-9· “世界泳裝小鎮”:文體旅三產融合賦能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