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鐵路建設運營,看京津冀協同發展
京津冀協同發展,作為國家戰略,其深遠意義不僅局限于三省市之間的經濟融合,更是中國城市化進程中的一次重大布局。而在這一宏大戰略中,鐵路建設運營無疑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它不僅連接了京津冀三地,更在無形中推動了這一區域的深度融合與發展。
從京張高鐵的開通,到京雄城際鐵路的建成,再到京唐城際、京濱城際的加速推進,京津冀的鐵路網正在不斷完善,不僅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出行,也為區域經濟的協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十年來,“軌道上的京津冀”的軟服務也在更新升級,定期票、計次票的推出讓旅客得到了實惠,通勤的便利。電子臨時乘車身份證明、電子客票、刷臉進站、互聯網訂餐、敬老慢窗口、靜音車廂的出現,滿足了旅客出行的不同需求;“慢火車+旅游+土特產品推介+特色產業推廣”的綜合列車開行模式、特色旅游專列等產品的推出,滿足了現代游客“快行慢游”的需求。這些鐵路線的建設與發展,不僅優化了京津冀地區的交通布局,更在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推動產業升級轉移、優化城市空間結構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鐵路的便捷性、大容量和低成本等特點,使得京津冀地區的資源、人才、信息等要素能夠更加快速地流動,進而促進了區域內的產業協作和優勢互補。北京的非首都功能正在有序疏解,而河北的雄安新區和北京的城市副中心建設正在加速推進。在這一過程中,鐵路建設運營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同時,鐵路建設運營也帶來了環境容量的擴大和生態空間的保護。通過構建綠色、低碳的交通體系,京津冀地區在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努力實現經濟與環境的和諧共生。
當然,鐵路建設運營還推動了京津冀地區公共服務的共建共享。隨著鐵路網的完善,區域內的公共服務設施得以更加均衡地分布,使得三地居民能夠享受到更加便捷、均等的公共服務。
交通興,百業興;交通暢,百業旺。如今,高鐵飛馳,“軌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基本成型,京津冀交通圈不斷加密,產業鏈深度融合,貿易鏈彼此協作,三地經濟總量突破10萬億元,區域整體實力邁上新臺階,為國家經濟發展注入澎湃動力。未來,隨著更多鐵路項目的建設和投入運營,京津冀地區將形成更加緊密、高效的經濟圈,成為中國乃至全球的重要經濟增長極。(喬曉龍)
- 4-28· 鐵路安全“護苗”顯擔當
- 4-28· 下好鐵路貨運“一盤棋”,助力經濟“加速跑”
- 4-21· 鐵路12306開始發售5月1日車票
- 4-21· 鐵路五一假期運輸火車票開售
- 4-14· 全國鐵路清明假期運輸預計發送旅客8450萬人次
- 4-14· 鐵路貨運拓展半徑,賦能經濟新發展
- 4-14· 鐵路貨運半徑不斷拓寬
- 3-24· 中國鐵路,鋪就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軌道
- 3-24· 鐵路積分新政,為老年出行鋪就幸福坦途
- 3-24· “鐵路 + 康養”:“銀發專列”開啟文旅融合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