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頂層設計 利用好京津冀生物醫藥產業鏈圖譜
昨天(11月30日),京津冀生物醫藥產業主題推介會在北京召開,作為首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期間舉辦的6場產業專題推介活動之一,京津冀三地工信部門聯合向國內外推介三地生物醫藥產業政策、空間資源和產業方向,并組織參會企業前往大興、昌平實地考察園區建設、重點醫藥企業情況。
近年來,京津冀三地持續加強頂層設計,圍繞創新藥、新器械、新健康服務三大方向,從“聚焦核心產業鏈、培育龍頭企業庫、建設協同新載體、創新突破新機制、營造開放生態環境”5個方面入手,細化任務,推動三地共同建設更具競爭力的生命健康產業集群,京津冀地區已成為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重要聚集地。
出席推介活動的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我市聚集生物醫藥企業近千家,生物醫藥產業在化學藥、中藥、生物藥、醫療器械等領域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產業體系。龍頭企業平穩發展,諾和諾德、天津醫藥集團、天士力集團、紅日藥業等4家企業連續多年入圍中國醫藥工業百強榜;園區實力不斷增強,天津經開區、濱海高新區、武清開發區、西青開發區、北辰開發區等園區進入2023年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百強榜。創新資源加速聚集,國家級現代中藥制造業創新中心、國家級合成生物技術創新中心、現代中醫藥海河實驗室、合成生物學海河實驗室和細胞生態海河實驗室等一批高水平產業創新平臺加快建設。
“天津將充分利用好三地剛剛聯合發布的生物醫藥產業鏈圖譜,繼續提升協同創新和產業協作水平,以打通產業鏈供應鏈卡點、堵點為著力點,開展聯合技術攻關和招商引資。”該負責人表示。天津將積極推動凱萊英等企業生物制造、連續制造等先進制造技術攻關和應用,全面推動原料藥集約式綠色化轉型,打造成熟完整的創新藥全產業鏈集群;強化京津冀區域內“種植加工—研發—生產—流通”一體化發展,以達仁堂、同仁堂等“鏈主”企業為主體,推進中藥現代化;協同建設區域內原輔料、設備耗材等配套產業鏈供應鏈,鞏固新型疫苗產業全國領先優勢;強化北京研發領先優勢,加快發展天津、河北醫療器械精密制造和高端材料配套產業,形成京津冀“優勢互補、錯位發展”的產業格局。
- 11-7· 上海加強中小企業融資支持
- 9-5· 甘肅加強種質資源保護 繁育更多好藥材
- 8-8· 五部門:加強金融支持鄉村全面振興專項行動
- 4-22· 河北加強新就業形態勞動糾紛一站式調解
- 4-11· 山西加強云岡石窟修復保護力度 擦亮文化名片
- 2-5· 加強列車檢修 護航春運安全
- 12-7· 加強鐵路貨車檢修質量 落實“四保”目標任務
- 10-23· 加強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夯實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底座”
- 9-14· 遼寧省加強與中央金融機構合作 央地攜手推動振興新突破
- 7-17· 加強設備整治 確保安全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