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稀土高新區:柔性引才加速產才“雙向奔赴”
幾年前,留澳學有所成、懷揣創業夢想的李成成經過多番考察,毅然回到自己的家鄉內蒙古包頭,創辦北方瑞能(內蒙古)集團有限公司,主營可再生能源綜合利用項目,并用兩年時間實現企業“上規”、四年時間成功將企業打造成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回包頭創業以來,不僅我個人得到了應有的重視和尊重,企業也在政策解讀引導、項目申報、稅收、業務對接等方面享受到了包頭市和稀土高新區的政策支持和幫助,讓我感受到包頭打造‘馬上辦’和‘包你滿意’營商環境的力度和實效,更加堅定了我將企業做大做強的信心。”李成成表示。
近年來,內蒙古包頭稀土高新區建立健全以企業為主體、產業創新需求為導向、產學研深度合作的技術創新體系,依托上海交大包頭材料研究院、中科院包頭稀土研發中心等新型研發機構,積極對接中科院全國100多家院所和全球百所高校的人才資源,以系統性更強、含金量更高、針對性更準、覆蓋面更寬、集成度更廣的引才模式,廣泛吸引各類人才創新創業。
受當地人才政策的吸引,2021年留學歸國的博士虞軍帶著成熟、先進的機器人開發和集成技術,在包頭稀土高新區創辦了內蒙古北科交大機器人有限公司。
“企業創立之初,由于對用戶需求了解不足,一度制約了企業發展。”虞軍告訴記者,正當他一籌莫展之際,內蒙古留學人員創業園工作人員主動上門對接,并召集相關專家集中梳理項目競爭優勢、潛在市場機會、實施推進可行性等,幫助北科交大以共性需求多的龍頭企業小切口入手,以口碑效應快速占領市場。
據了解,為吸引更多人才,包頭稀土高新區制定了領軍人才集聚、中青年人才招攬、人才機制改革優化“三項人才計劃”,積極組織重點企業對接掌握產業集群發展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團隊,多措并舉開展投融資對接服務,加強銀行、擔保機構、風險投資、產權交易等融資服務機構和企業之間的聯系,助力資本與人才、技術的有效互動。
包頭稀土高新區還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推動《包頭市重點產業博士碩士引進行動計劃》等政策加速落地,成功為重點領域企業引進博士碩士緊缺人才39名;全面落實《稀土高新區關于進一步加強人才引進培育工作的八項措施》,安排人才專項資金700萬元,及時兌現引進人才政策待遇。
截至目前,包頭稀土高新區柔性引進院士專家89名、海外高層次人才443名,企業研發中心已集聚專職研究與試驗發展人員3228人,入庫人才達1821人。
“下一步,包頭稀土高新區將不斷加大引才聚才力度,加速實現創新人才和城市產業的‘雙向奔赴’,以人才‘軟實力’提升‘兩個稀土基地’發展競爭力,全力推動稀土高新區向國家級高新區50強邁進。”內蒙古包頭稀土高新區黨群工作部部長趙錚表示。
- 9-12· 包頭稀土高新區:創新“軟實力”變融資“硬通貨”
- 8-15· 包頭成為產能規模最大稀土新材料基地
- 1-22· 黃土高原小城站上匹克球產業鏈“C位”
- 11-23· 內蒙古包頭優化服務機制 出實招化解企業難題
- 11-16· 包頭:新能源為“城中村”集體經濟“續航”
- 12-1· 內蒙古包頭規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7.7%
- 11-17· 黃土高原上,馬鈴薯種植“科技范”十足
- 6-30· 稀土高新區:破解“贏商”密碼 優化營商環境
- 6-23· 包頭稀土高新區揮出組合拳 確保防疫與發展兩戰贏
- 9-19· 內蒙古自治區包頭保稅物流中心(B型)日前正式被獲批